
18
2023.12
对改革开放的最好庆祝,就是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以永远在路上的坚定执着,把改革开放进行到底”。
30
2023.11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开展了大量的理论探索,经过艰难探索、政策转型以及实践转型,有效推动了高质量发展。具体而言,集中体现在“三新一高”上。
03
2023.11
我们重温思想的力量,再次探讨“精准”的科学内涵,就是贯彻“以人为本”理念,只有深切认识到“人”的重要价值,才能在实践中着眼于工作的各处微小细节,这将带领我们走向新的飞跃。
19
2023.10
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既显示了我国具备能够战胜多种困难夺得粮食丰收的坚实基础,更警示我们必须主动应对全球粮食危机,真正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18
2023.10
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为新的起点,总结经验、凝聚共识、擘画未来,让文明间和而不同、求同存异、互学互鉴的涟漪不断传递、持续赋能,向着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目标不断迈进。
16
2023.10
14
2023.10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10月7日至8日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强调的内容,就是在党的二十大报告基础上,进一步深刻分析和精准研判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之后提出的系统论述,主要包括历史成就、形势分析、指导思想、使命任务、地位作用、基本原则、总体任务、组织保障和实践要求等九个部分,其中实践要求“七个着力”是对以往文化建设的高度凝练和概括,扯开来看就是16个构件。
13
2023.10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根据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就应紧紧围绕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文化建设的战略部署,围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切实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当前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七个着力”的实践要求落到实处。
12
2023.10
时至今日,党中央正式提出并系统阐述习近平文化思想。那么,学习贯彻和精准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大意义、核心内涵和实践要求,是当前全党面临一项重大政治任务。
07
2023.09
我们学习运用党的先进理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就不能在谋划现代化建设进程中贪一时之功、为一事之誉、计一段之成,而是要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情怀担当,积极投身高质量发展的伟大实践。
05
2023.09
世界的样子,赋予了青春更多的可能性。身为当代青年,何其有幸,我们能在张扬个性中追逐梦想。而青年的模样,标注了世界的美好。身为当代青年,我们期待,以青年该有的模样,成就世界应有的美好。
26
2023.08
实事求是,不仅是世界观与方法论,更是揭示实践的力所不逮之处,或面对曲折的韧性与勇气。没有实事求是,就无法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更何谈中国式现代化。
19
2023.08
媒体融合是锁定做大做强主流舆论的基石,只有坚守创新、点滴积累,才能完成质变的跨越,最终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舆论支持。
09
2023.08
我们相信且也期待,点燃每一位科研工作者心中自由探索的那道光,个体的力量也会因所崇尚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而激荡,终将迸发出巨大的科研势能。
28
2023.07
湖湘大地上的一切江河,华夏大地上的一切湖海,向北或向东,昕夕不辍,终会在或近或远的某个地方相遇交融,终会形成一股激昂人心的合力,表达着独有的中国精神、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18
2023.05
05
2023.05
20
2023.04
今天,党的作风建设“正气”全面上升,中国共产党“两个先锋队”党性日益增强,全党团结统一如一块整钢,在伟大脱贫攻坚战、疫情防控战、探月工程中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党心民心已经汇聚成一股民族伟大复兴坚不可摧的强大动力,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显著优势、中国人民的磅礴伟力正盛世空前、不可阻挡、一往无前。
15
2023.04
中国不仅有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有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文化不仅是知识、智慧的积累,更是一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现在的中国人民有着高度的文化自信,这样的文化精神能巩固我们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就是我们凝心聚力,一往无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与勇气。
14
2023.04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既切合中国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也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体现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只有牢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坚持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方向,坚持全面系统推进现代化实践,才能从根本上保障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13
2023.04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进程中,我们要主动积极地汲取世界各国现代化经验的有益成果,扬弃和超越西方现代化的发展模式;更要立足本国国情,充分运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基因,实现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化时代化转化,才能更好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好地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目标。
12
2023.04
升斗文化所蕴含的“公平正义”“以人为本”“讲信修睦”“中庸”“天人合一”“天下大同”等价值理念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历史主动的文化意识与精神力量。以中国传统农耕文化为根基,以升斗文化为载体,多维共建,拓展深化,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发展。
12
2023.04
曾经,我们俯视这个世界,那是文化自大、文化自负;也曾经,我们仰视这个世界,那是文化自卑、文化自惭。而今,我们终于可以平视这个世界,这就是兼容并包、海纳百川的文化自信。
16
2023.03
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 我们党领导团结人民奋进中国式现代化,历经开天辟地、改天换地、翻天覆地和惊天动地之伟大变革,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两大奇迹。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有历史担当、历史自觉,不仅善于砸碎一个旧中国,而且善于建设一个现代化的新中国。
15
2023.03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从党史四个时期的宏阔视野,论述了中国式现代化取得的重大成果,集中表现为理论成果、制度成果、发展成果、精神成果四个方面。
15
2023.03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实现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就是要在推进现代化进程中实现人的现代化。
15
2023.03
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正确道路,这条现代化道路不仅为人类的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而且引领着人类文明形态的发展方向。
15
2023.03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这一“首要”属性凸显了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地位。
15
2023.03
中国式现代化是党的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新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辩证统一。中国式现代化是整个世界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有着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和普遍共性。中国式现代化是规律与目的的统一。
14
2023.03
我们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通过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实践证明,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只有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式现代化才能前景光明、繁荣兴盛。
14
2023.03
要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促进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和出发点,既做大“蛋糕”,又分好“蛋糕”。分好“蛋糕”就是要致力于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要用心用情办好一批民生实事,千方百计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着力解决区域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等问题,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05
2023.03
雷锋精神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华大地学雷锋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历经六十年而不衰,其中定有奥秘,值得探究。
22
2023.02
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当今中国的重大时代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和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专门对中国式现代化作了集中论述和深刻阐释,连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的理论体系,使中国式现代化更加清晰、更加科学、更加可感可行。
05
2023.01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我们唯有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才能发挥其独特优势,激发其强大动力。
02
2023.01
历史已经证明,伟大建党精神,已经成为我们党历经百余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永葆活力的精神密码、力量之源和优势之基,不但过去如此,当前和未来亦如此。
30
2022.12
开放是智库的重要特质与内生要求,开门办库、共建共享是智库发展壮大的重要经验。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固守走向流动,从单干走向协作,从分割走向融合,是未来智库破圈、扩圈、升圈、出圈的必由之路。
29
2022.12
28
2022.12
智库从事的是高层次政务服务,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影响党委政府决策,推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21
2022.11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党的二十大报告都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那么,怎样守住“人民的心”呢?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方案就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21
2022.11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全面总结我们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程得出的科学结论,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创新发展的内在机理。
19
2022.11
我们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置于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背景之下,要通过开放加快自身制度建设、法规建设,改善营商环境和创新环境,降低市场运行成本,提高运行效率,提升国际竞争力。
19
2022.11
推动高质量发展,在当前必须有赖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来予以实现。必须通过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借以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18
2022.11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首要原则”,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根本保证。党的二十大也首次正式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等内容写入党章之中,成为全党必须遵守的政治原则与政治纪律。
18
2022.11
党的二十大报告第三部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特色、目标和要求作了全面系统阐述。深入理解和领会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逻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1
2022.1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所作的报告高屋建瓴、思想深邃、意义深远,是举旗定向、兴党强国、引领复兴的马克思主义光辉文献,是我们党开启新征程、续写新辉煌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细读二十大报告,“人民”是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报告中“人民”二字醒目鲜明、力重千钧。信访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平台,作为一名中青年信访干部,要切实在深学细悟笃行……
11
2022.11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政策环境加大力度支持民间投资发展的意见》,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政策环境、加大力度支持民间投资发展的政策措施。后续要抓好相关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营造良好政策环境,持续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25
2022.10
以长征文化公园建设为着力点,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20
2022.10
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红军进行的震惊世界的长征,实现了中国革命从挫折走向胜利的重大转折,谱写了我们党、军队和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壮丽篇章。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培育了伟大的长征精神,这种精神是把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定胜利的精神;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
19
2022.10
立足于新时代新征程,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习近平总书记从时代和战略的高度反复强调“实实在在把事情做好”,既是从宏观层面对全党全国全军提出的根本要求,也是从微观层面对各地区各单位提出的底线要求。这需要我们认真对标对表党中央,从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的角度来认识和体悟其现实必要性。
17
2022.10
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10月16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胜利开幕。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的报告。报告令人深受感动,备受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