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忠
今年11月是第34个全国消防宣传月,活动主题为“全民消防、生命至上——安全用火用电”。连日来,各地纷纷举办形式丰富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主题活动,旨在全面增强公众消防安全意识和提高防范灾害能力。
精准宣传是筑牢全民消防安全意识的前提。消防知识的普及不能停留在口号式传播,需精准对接不同群体需求。学校应将消防教育纳入必修课,通过模拟火场逃生、消防器材实操等趣味形式,让青少年掌握基本自救技能;社区要针对老人、租户等重点群体,开展“一对一”入户宣讲,讲解电器老化排查、燃气安全使用等实用知识;铁路站点要聚焦旅客流动特性,在候车厅通过广播循环提示、座椅旁张贴海报、志愿者现场答疑等方式,普及列车禁烟、行李远离热源等专项知识。同时,借助短视频平台推送消防科普短剧,在电梯屏、商场电子屏循环播放隐患警示片,让“人走电断、人离火灭”的安全常识融入日常,实现宣传教育全覆盖。
实操演练是强化全民消防安全意识的关键。消防安全离不开实践锤炼,只懂理论不懂操作如同“纸上谈兵”。企业要开展针对性演练,根据行业特点设置油库起火、电路短路、化工原料泄漏等模拟场景,让员工在实战中熟悉灭火器材使用、疏散通道位置、应急联络方式,确保每个人都能掌握“小火快灭、大火快逃”的技能;社区应每季度组织居民参与模拟火场逃生,纠正“乘电梯逃生”“贪恋财物”等错误行为。部分地区推行的“消防演练进家庭”活动,通过指导家庭自查电器、燃气隐患,绘制家庭逃生路线图,让安全意识从“知道”转化为“做到”,有效降低家庭火灾发生率。
常态防控是巩固全民消防安全意识的保障。消防宣传月的意义不在于“一时热”,而在于推动安全意识常态化扎根。要建立人人都是监督员的隐患排查机制,鼓励群众通过12345热线举报违规用火用电行为;物业需定期检查楼道消防通道、清理楼道杂物,杜绝“生命通道”堵塞现象;相关部门要聚焦高层建筑、商业综合体等重点场所,开展常态化执法检查,以严格监管倒逼责任落实。只有形成“日常抓、抓日常”的防控格局,才能让安全意识永不松懈。
当每位公民都能主动学习消防知识、参与演练防控,每个家庭都能筑牢安全防线,每个单位都能落实主体责任,消防安全就会成为社会共识。让我们以宣传月为契机,共同筑牢守护生命的消防安全“防火墙”,为人们的美好生活需要保驾护航。
来源:红网
作者:陈建忠
编辑:陈晓丹
本文为理论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theory.rednet.cn/content/646955/95/15402143.html
时刻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