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基于“识·写·用”的小学语文汉字教学途径

来源:红网 作者:刘倩 编辑:张广蓉 2025-09-17 11:02:15
时刻新闻
—分享—

□刘倩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进步与“双减”政策的深入实施,小学语文汉字教学正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不仅是语言交流的工具,更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汉字教学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基础。基于“识·写·用”的教学理念,我们试图打破传统汉字教学的局限,通过整合识字、写字、用字三个环节的教学资源,构建一种全新的汉字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旨在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规范学生的写字习惯,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对基于“识·写·用”的小学语文汉字教学途径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识字教学:激发兴趣,多元策略

游戏设计应遵循趣味性、针对性和层次性的原则。趣味性是吸引学生积极参与的关键,通过设计富有创意的游戏情节,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到识字的乐趣。针对性是指游戏内容应紧密围绕教学目标,确保学生在游戏中能够真正学到知识。层次性则要求游戏难度逐步升级,以适应不同水平学生的需求。

以“抽纸片组词”游戏为例,教师准备了一些写有汉字的卡片,让学生两两组队参与比赛。游戏开始时,教师说出一个汉字,学生迅速从卡片中找出该汉字并组成词语。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词语组合最多且正确的小组获胜。这个游戏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反应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还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了所学知识。又如“汉字接龙”游戏,教师先给出一个汉字作为龙头,学生依次接龙,说出以该汉字结尾的词语或成语。这个游戏不仅增加了识字的趣味性,还拓展了学生的词汇量。

多媒体技术以其丰富的表现形式和交互性,为识字教学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教师可以通过PPT、动画等形式,将汉字的笔画、笔顺、结构等直观呈现出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汉字书写印象。多媒体技术还可以将汉字与图片、音频等相结合,使学生在视听结合中加深对汉字的理解和记忆。在讲解“鹤”字时,教师先通过多媒体展示鹤的图片,让学生观察鹤的形态特征。然后,结合“鹤”字的造字特点,从“形”和“义”两个方面进行解释。教师指出,“鹤”字的左边是“鸟”字旁,表示这是一种鸟类;右边是“隺”字的变形,表示鹤的体态修长、优雅。通过这样直观的展示和讲解,学生不仅理解了“鹤”字的含义,还对其结构有了深刻的认识。

又如在教学“山”字时,教师可以展示不同山形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山的形状特点。然后,通过动画演示“山”字的演变过程,从古代的象形文字到现代的简化字,让学生了解汉字的演变规律。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山”字与自然界中的山之间的联系,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写字教学:规范执笔,提升美感

环境对于学生的学习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在写字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良好的书写环境,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从而提高书写效果。

情境书写是指将书写练习与具体的情境相结合,使学生在情境中体验书写的乐趣,提高书写兴趣。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不同的书写主题,如自然风光、节日庆典、历史故事等,引导学生根据主题进行书写创作。这样不仅能够丰富书写内容,还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以“春”字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先通过多媒体展示春天的美丽景色,如鲜花盛开、绿意盎然等,让学生感受到春天的气息。然后,播放一段轻柔的背景音乐,如《春江花月夜》,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书写氛围。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春”字的字形结构,讲解书写要点,并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书写练习。通过这样的情境书写,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春”字的正确书写方法,还能在书写中感受到春天的美好,提高书写兴趣和审美能力。

在写字教学中,教师的示范作用至关重要。通过规范的执笔姿势和书写示范,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书写方法,提高书写质量。

示范教学应遵循直观性、规范性和启发性原则。直观性是指教师的示范要清晰明了,让学生能够一目了然地看到书写过程和结果。规范性是指教师的示范要符合书写规范,确保学生学到的是正确的书写方法。启发性则是指教师的示范要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他们主动探索书写规律。

以“以身作则,规范执笔”为例,教师在教授学生正确的执笔姿势时,可以先展示两种截然不同的执笔方式:一种是正确的执笔姿势,另一种是常见的错误姿势。然后,让学生对比两种姿势的差异,并讨论错误姿势可能带来的问题。接着,教师亲自示范正确的执笔姿势,并详细讲解每个手指的位置和作用。在示范过程中,教师可以边讲解边让学生模仿,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姿势。通过这样的示范引领,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正确的执笔姿势,还能在练习中逐渐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用字教学:实践应用,拓展能力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如教授阅读技巧、解释生僻字词等。鼓励学生做读书笔记,记录新学的汉字和词语,以及自己的阅读感受。通过阅读后的讨论和分享,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帮助学生巩固识字成果。

以《安徒生童话》为例,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时,可以先介绍童话的背景和主要人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阅读过程中,遇到如“丑小鸭”“皇帝的新装”等生词时,教师可以及时解释其含义和用法,并鼓励学生尝试用这些新词造句。阅读结束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收获。通过这样的课外阅读活动,学生不仅能够巩固已学的汉字知识,还能拓展词汇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生活是最好的课堂,教师应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用字,将所学的汉字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

教师应设计一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识字实践活动,如“超市购物识字”“街道广告牌识字”等。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可以边逛边学,将所学的汉字与实际物品或场景对应起来,加深记忆。教师可以布置一些与生活相关的识字任务,如让学生记录一周内在家中和学校遇到的五个新字,并尝试用这些字造句或编写小故事。

以“超市购物识字”为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超市进行实地学习。在超市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商品包装上的汉字标签,如“牛奶”“面包”等,并鼓励学生尝试读出这些字。在购物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设置一些小任务,如让学生找出特定类别的商品(如水果类、零食类等),并记录下这些商品的名称。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不仅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新字,还能将所学的汉字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提高识字效果和运用能力。

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汉字教学改革,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以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需求。我们将更加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他们的学习路径。我们也将加强家校合作,共同营造良好的汉字学习环境,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来源:红网

作者:刘倩

编辑:张广蓉

本文为理论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theory.rednet.cn/content/646943/51/15287930.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理论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