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8
2017.11
在我们目力所及的地方,哪里有光明,我们便携炬带棒,摘取传扬;哪里有丑恶,我们便引光散热,照亮潇湘。技术更迭,拦不住我们的进取之心;升级蝶变,我们用更强大的自我,书写担当。
02
2017.11
炎黄子孙流淌于宗亲血脉里的传承和信仰,正是今日需弘扬之传统文化。尊天地自然,重伦理人常,隆君师之道,方能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也才能在传统文化的感染之下,走向更美好的生活。
25
2017.10
念兹在兹,铭之肺腑。当又一个五年走过,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所提的七个“有所”,为民生的现实路径,提供了更加熨帖的指引。于是,那从十九大报告中漾出的音讯,在你我的眼波中,荡出民生的涟漪。
17
2017.10
如今,又一个五年走过,当湖南代表团带着6300万潇湘儿女的向往踏上北上的列车,当成千上个细小的力量汇聚到这个国家的心脏,我们不能不期待:一个全新的蓝图,即将铺陈在这个国家,美好而磅礴的远方。
11
2017.10
这片一朵桃花便可以盛开出田园梦想、家国情怀的神奇土地,正将灵动的山水、厚重的人文和悠久的历史巧妙融合,以崭新的姿态等待四海朋友、八方来宾,细细品读。
04
2017.10
毕竟,当你抽身出城市的钢筋混凝土森林,注目那轮树梢头再普通不过的圆月时,竟仿佛听到了历史千古的激荡,多少明月之清影,多少人间之眷念,岂不动容?在这个时代被铭刻以孤独的喧嚣、时代的虚无里,那便是意义的潮声吧,来自照彻山河,月光中的民生。
03
2017.10
两条水带绕山丘,穿田涧,百折千回后汇聚于永州萍岛,滋养着这片土地上汇聚的人文气息。从此,“锦绣潇湘”的美名蜚声中外。
27
2017.09
在十九大即将到来的当下,我们回望五年,以期收拾行囊,更好地出发;在这个回望总结的当口,我们祭祀炎帝,是为了铭记起我们从哪里来。
21
2017.09
沿湘江而上的湖湘文化,在湘潭悠久的历史浸润下,在一代伟人的吐纳发扬中,终至形成耀目世人的红色文化。而湘潭,也在一位伟人的转身之间,完成从湖湘文化发源到红色文化成型的蜕变。这一颗红太阳,爬过湖湘的山巅,向世人,散出耀目的烈烈光辉。
12
2017.09
潇湘,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天蓝地绿,湖光山色;内和外顺,春暖花开,因为路,美丽随时都可以抵达你的心里。那些密集的阡陌交汇,链接着三湘四水醉美的的片段。《故乡的云》在我的耳畔响起,记得有人说过,熟悉的旋律,总能唤醒人们久远的记忆。同样因为路,浓郁的乡愁不再遥远。
07
2017.09
在千百年的更替里,凛然矗立的岳阳楼,一直容纳着文人们一颗颗或哀怨或悲泣的心。色衰爱弛的,是美人心事;尚能饭否,是将相暮年。于文人而言,郁郁不得志,乃至贬谪废黜,便是无酒可浇的块垒。而岳阳此地,当得起如此名号。那一首首诗篇,便是文人与时代交手的几个回合后,沉埋下的一座座孤山,等待着后人发掘。
29
2017.08
他们或许苦难,或许深陷生活的泥淖,但“爱心家园”希望展示给我们的,是即便在苦难的生活里,也依然露出的纯真的微笑。爱不是一味地口号与强调,公益也并非一味地刻画苦难与不幸。让社会看到,即便是最微弱的光,也在努力照亮生活,才是公益应该带给人们的感动。
25
2017.08
《后汉书·仲长统传》有言,“安居乐业长养子孙,天下晏然,皆归心于我矣。”所以说,房子如果就其自然属性而言,也就是一个栖身之所;而就其社会属性而言,则是事关民生福祉的大事。只有有了安身之所,人们才能安心愉快地生活和劳动,养育子孙后代,才能天下安定,万众归心。
16
2017.08
当绿色生活、绿色发展走进湖湘的每一处街道,我们希冀,不论你身在何处,所拥丰寡,你都可以陪孩子观赏天空,朝晖夕阴,云兴霞落,星河璀璨。你们可以听林莽之风深沉庄严,檐下之风嘤咛唱和,心随风远,如得解脱。
09
2017.08
尊崇着自然和生命的赐予,将生活注入新鲜的绿色,就能品味到生活的本真。追逐岁月的脚步,在绿的氤氲里静静地体味着人生的怡悦和浓郁。采一抹凝露的新绿,滋养心中一段春意融融,让她在湖南绿色发展的征途上,葱茏成一纸浸润生命的诗行。
30
2017.07
《品读》栏目善于巧妙挖掘湖湘大地上根深蒂固的灿烂文化,然后在历史脉络和发展经纬中总结凝练,让这种精神的、思想的“软实力”意化凝结成品读里的涓涓细流,润泽读者的心田。
28
2017.07
带着这样的希冀,《品读》成立了,我们从湘江的温存谈起,从一座城市的诗与远方谈起;我们遥望洞庭,也感悟水雾山歌;我们回忆湖湘匠人的玲珑匠心,也见证旧时光里的新科技;我们解读一株禾苗的史诗扩张,也擦亮内陆省份那颗外向的心;我们探寻贫瘠远去的村庄里清亮的笛声,也不忘雨凉山河里恒温的心……
25
2017.07
“以人为本”,是永州扶贫未曾忘怀的初心。这里的“人”,并非某个人、某群人,而是指每一个人。不无视“少数人”的存在,不忘倾听那些细弱的声音,不辞打捞那些沉默的诉求。
24
2017.07
曾经的“环保毒瘤”竹埠港蜕变成了绿色生态新城,昔日的排污口已被厚厚的青苔覆盖,夕阳下的湘江,渔歌唱晚,白鹭翔集,樯帆点点的醉美景象再次呈现。繁弦响绝楚魂遥,湘江水碧湘山绿。春风里的橘子洲头,草木葱茏,苍翠满眼。青年毛泽东笔下“漫江碧透”“鱼翔浅底”的湘江波光粼粼,熠熠生辉。
21
2017.07
笛音起,乡愁蹁跹而至。我从一首唐诗开始,带着历史烟尘的所在,无数次对着茫茫夜空遥望你的模样,厚重而渊博。月亮轻柔地播撒下你芳体春暖花开的墨香,氤氲成在水一方的神秘。你的深邃、悠久和无穷无尽让我产生无尽的遐思,故乡就是浩瀚天际最亮的那颗星。
19
2017.07
从繁华都市,到乡野村落;从商场超市,到街头巷尾,越来越多的人自发地聚集在一起,或义务赈工,或捐款捐物,或点燃烛火为灾区祈福……湖湘儿女的救灾热情,汇成一股爱的暖流,喷薄而出,合力驱散灾后阴霾。
15
2017.07
站在精神发现的至高维度,打量湖南的脸庞,几分不屈,几分担当,一场洪灾,将湖南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家国情怀擦拭的锃亮。
14
2017.07
经年流转,虽历尽坎坷,仍温暖相随,形影不离。因为执着于每一程山水,钟情于每一次相依,一旦相遇,即成最美。不负韶华,无悔忠贞,掬一捧光阴的故事,酸甜苦辣,都是最美的情怀。
13
2017.07
湘江大地,黑云携雷雨压城,洪兽獠牙吞街舍。长沙市,橘子洲头洪水横穿,游人散,伟人目光溢庄严;邵阳市,洪水倒灌涝如军情,陌路行,百姓相拥无言语;常德市,田野失色汪泽浑黄,鸟燕飞,农户扶锄泪无痕……
06
2017.07
无人渴求,以多难的形式来兴邦。但当水祸来临之时,幸而得见的,是共识的凝聚,是行动的齐整。迎着相同的目标,无论高居庙堂者,抑或贩夫走卒,同频的脉动,响彻湖湘大地;温热的双手,伸向了每一寸湿冷的角落,拭去了苦难者的眼泪。
03
2017.07
作为当代精英的党员干部,特别是年青的基层干部,更应学习前人的成功经验,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努力提高领导水平和业务能力。不仅有心,更兼有能,治荆湘水患,予大湖之南以平安!
02
2017.07
从笔端到键盘,无数辛勤的网络文艺生产者,或聚或散,或明或暗,其实早已在中华大地的上空,点亮了一副绝美“星图”。这个时候,以个体为伍的网络作家们,尤需一个“家”,一个在前行的时候给予力量,给予温暖的所在。
29
2017.06
这一队远赴千里之外的人马,带着湖湘文化的凭依,带着湖湘文化的底蕴,风尘仆仆地来到了这个并不陌生的国度。把具体可感的湘字艺术送给芬兰,把湖南文化“走出去”的信心带给世界。
19
2017.06
湖南深居内陆,不东不西,不沿边不靠海,区位尴尬与生俱来。然而,“深居”并不意味着必定“简出”,不东不西并不意味着拿不出东西,不可以连横东西。山不转水转,水不转人转。湖南敢为人先,断难相信:陆地不能倒逼海洋!翻手沧海,说不定覆手桑田。中国宏大布局“一带一路”,湖南“敢下五洋捉鳖”。湖南远方憧憬,再度跋山涉水。湖南战略坐标,呼应大势重构。
16
2017.06
带着雨后的暖风,带着初创者们的希冀,这一粒红色的种子在一个冬季的蛰伏后,破土而出,完成了一个网络时代初生的洗礼——红网,你的名字,即将踏遍湖湘大地,通江达海走向世界。
07
2017.06
不同地域里走出的乡土文化、饮食贸易,在悠长的日月时光里,融汇成一个东方古国的崛起传奇。
06
2017.06
很多年后,再拂去记忆的烟尘,对于高考,我们回忆的,通常不再是某个选择题的对错,而是那曾经拼过全力,所以不曾后悔的青春。
29
2017.05
清明,我们缅怀先人;端午,我们缅怀先贤。又到龙舟竞渡时,汨罗端午水里,沉淀的湖湘魂,我们年年亲近,年年激扬。社会责任集体自觉意识,湖湘儿女年年磨砺。
22
2017.05
寄山,一道道靓丽的风景,并不是大自然的独创。是心境与美景的融汇,浑然一体;是人文和自然的结合,高度和谐。感受到的不仅是一种美的愉悦,更是一种气势,一种震撼和一种无名感动。
16
2017.05
丝绸之路的脚步,延伸在世界的版图上,拉近了国与国、民与民之间的距离。就像中国的茶叶漂洋过海传到英国后,铸成了举世闻名的下午茶文化,贸易鼎盛、商贾云集的中国,在丝绸之路的影响下,也刻下多元的印记,从“厘头赤脚半蕃商,大舶高墙多海宝”,到长沙铜官窑的不少瓷器带有阿拉伯文化的痕迹,世界文化,正通过这两条商贸之路,交汇共生。
14
2017.05
文化创造力之昂扬与衰微,终究与一个时代社会整体的精神品味和现实追求有直接关联。以政策、产业、科技之助其御风而行,又怀人文关怀以生活更美好为指向,则文化创意大概就能勃勃生发了,最终实现人文化成。即如长沙地铁与国画相遇所带来的心灵震撼。待她盛开,清风自来。
10
2017.05
喧闹的春天里,不论你身在何处,所拥丰寡,你都可以陪孩子观赏天空,朝晖夕阴,云兴霞落,星河璀璨。你们可以听林莽之风深沉庄严,檐下之风嘤咛唱和,心随风远,如得解脱。
04
2017.05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荧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这是鲁迅先生在《热风·随感录四十一》中写下的文字,也是鲁迅先生一直以来对于青年人最真实的希望。
24
2017.04
而当书店成为一种遍及城乡的日常生活方式,也许它即是在呼唤和指引被工业和信息文明日渐异化走向迷途的人们,去找寻回家的路:人,充满劳绩,但还可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23
2017.04
借助阅读,外向的人将整个世界的大门拉开了一条缝,去迎接更大更广的天地;而内向的人在自己与外界之间拉上一道窗帘,从而拥有更多时间去关照内心。
12
2017.04
这片曾经贫瘠的山水之地,再不见沧桑的脸,只余从贫瘠之地里,生出的繁华生活。
03
2017.04
寒食节里晋文公一把大火,将介子推烧成了爱国忠君的经典;上已节中,王羲之的妙手又把一代书圣的美名定格成不可企及的永恒。
27
2017.03
像安乡这样的美丽古村落,在潇湘大地上仍有许多,每一个都有独特的味道与历史文化印记。但由于地理位置、城乡经济发展等原因,它们又时常成为被遗忘的角落。古村落的价值,值得被重新审视。如何让古村重焕生机?城市和乡村,现在和过去,需要一条纽带来勾连。而美丽乡村发现之旅,正是这样一条纽带。
24
2017.03
削桐为琴,练丝为弦,奏一曲高山流水,引得凤凰来潇湘。共同携手,重拾湖南人才半国中的盛世繁华。
22
2017.03
是比赛,就有输赢。虽说,3月23日中韩之战是生死战,但放在中国足球长远的征途来看,这次比赛只是一个历史缩影,输赢都将成为参考,理性看球也就成了最大前提。对于我们而言,足球改革还要走更长的道路,需要更多的宽容环境。毕竟,那才是一场更大的“比赛”。
14
2017.03
人与自然,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庆幸的是,在湘江的温存里,我们找到了合适的共存路径。
11
2017.03
愿借一双妙手,将记得住的乡愁,于两会的蓝图里绘成一幅春江水墨,永远流淌在你我的心田。
09
2017.03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从中央到湖南,都在践行着这样的民本理念,一种发自内心的温暖油然而生。沐浴着三月和煦的春风,富饶美丽幸福的新湖南以及全面小康社会似乎就在眼前,那么近,近得触手可及。
06
2017.03
传统的箭,说到底是射向未来的。拂去传统文化的蒙尘,是为了可以更笃定地、向着更开阔的天地奔涌而去。因而纵使文化寻根这条路漫漫修远,我们要做的,就是执一盏灯,溯流而上。
03
2017.03
人民大会堂北侧的那条“部长通道”,更是构成了近年里两会上不可或缺的热点话题。从被动发声,到主动应答,我们的国家正张开着怀抱,以最大的热情,迎接她的民众越来越高的参与热情。正如有媒体所说,这是从中国土壤生长出来的民主政治智慧,也是凝聚共识的有效办法。两会展示的,不仅是政治运行的公开透明,更是公众参与的民主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