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
2019.07
以钢铁炼成的党性,拥有比坦克更无坚不摧的力量,这才是许光达留给共产党人的传世之宝!
24
2019.07
何叔衡家信字里行间都是“红船精神”和“探求真理”的味道,它们从南湖“红船”中“捎来”,提醒着后继的共产党人:无论驶出多远,都不要忘了从哪里来,往哪里去;无论驶出多远,都要初心永驻,扎下理想信念的深根。
17
2019.07
一个藏身黑暗而给这个世界奉献光明的人,具有更悲壮的力量,将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12
2019.07
一生劳身苦体,砥节砺行,“能坚持走一百步,就不该走九十九步”。任弼时用生命践行共产主义理想,忠于党,忠于人民事业,为所有共产党人上了一堂触及灵魂的党课。
05
2019.07
倒在长沙识字岭外的杨开慧,闪烁着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那是建立富强民主的新中国。这一棒,如今已经交给21世纪的年轻人,“骄杨精神”时刻提醒着人们:恪守初心,忠于信仰,牢记使命,中国一定会因你而更强大。
28
2019.06
她留下一句名言“人生价值的大小,是以人们对于社会贡献的大小而判定的”。生如夏花之灿烂,夏花虽短暂却将耀眼留在人间,而由理想与信念灌溉而成的生命花朵,是璀璨天边的永恒火焰。
19
2019.06
朋友来了有好酒。好酒为友谊而生,盛会为发展而备。丰厚的成果和可期的美好未来,让长江黄河文明与尼罗河文明深情相拥,让中非人民凝聚起“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识,共舞人类命运的华尔兹。
13
2019.06
在初心中汲取动力,在《纲要》中明确方向。那么,这个有关初心的故事,也会一直,一直续写下去。
12
2019.06
大爱路上不孤单。中企抱团出海,掀起波澜壮阔的垦非援非行动。非洲在复苏,往日的荒芜,将逐渐被富裕填满。
11
2019.06
深厚的诗联文化,是湖南举办“培根铸魂 诗联天下”活动的肥沃土壤。湖南诗人扎根民间,洞悉世事,极富思想性、创造性和豪情胆识,他们与时俱进、敢为人先,早就走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之路上。
07
2019.06
端午遇高考,终将是一场最美的相遇。它“粽”意浓浓,与你我相关;也愿此时征战的你一举高“粽”,在下一程,遇见更好的自己!
06
2019.06
箬叶摘了又绿,艾蒿枯了又长。端午赋予中国人的意义,也在一年又一年的传承中,越发生出厚重的力量。
04
2019.06
复兴的中国需要非洲,发展的非洲需要中国。在同一个地球守望相助,因为懂得,所以珍惜;因为珍惜,所以共情。
30
2019.05
陆上丝路和明朝所辟海上丝路,见证了中国与欧亚非各国的文明交流互鉴,并发展为今日“一带一路”,聚合沿路沿岸国家同频共振,释放出巨大能量。
23
2019.05
历史悠久的丝绸之路印满的不仅是对昔日东西方经济、科技和文化交流的陈旧记忆,更将浓墨重彩地书写新时期丝路沿线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纪蓝图。
17
2019.05
沉浸在博物馆的时间仓库,咀嚼文物背后的气质、风骨和品格,古董被激活,现实意义由此产生。
15
2019.05
万事无常,唯“变”恒常。长沙工程机械的雄起,诞生于变化,也必永生于变化。锐意进取、机变结合,是湖湘精神“经世济用,敢为人先”的体现,更是现代化长沙雄起的时代必然要求。
08
2019.05
洞庭厚重,翻开来是浩瀚的时间长河、沧海桑田的巨变,是人类从无到有、从蒙昧到高度文明的进化史。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洞庭湖近景,亦是久久为功的远景。这宽容博大的湖,必也将祭出太平之水、太平粮仓,呼应人与自然深情相拥的太平盛世。
02
2019.05
无数青春的热血点燃“当代愚公”和“樵夫”精神,激发起磅礴的中国力量,创造出瞩目的中国奇迹。无数青春的手因劳动而苍老粗糙,却描绘出最美的中国诗行,也拥抱到更好的生活。
01
2019.05
当风吹过稻田、漫过麦菽,你满面笑颜。岁月如此清香,只为劳作者欢歌。此时,劳动最美丽,半晌芳华,因而精彩;此刻,劳动者最光荣,一世阳光,因而灿烂。五一,在这个特殊节日,愿良辰美景不负你,辛勤劳动的你,必得这世界最温暖的相拥!
30
2019.04
也许对现代劳动者来说,“劳模”无关他人评说,是自我恪守的信仰,即使无人瞩目,也要秀出C位的态度。是的,时代的多元催生了劳模精神的多元视角与个性表达,但无论怎样变化,对劳动价值的肯定,是永恒不变的时代主旋律。
23
2019.04
跳出书面,触摸现实。在时代里知行合一,达到视野、思想、境界的全面升华,是阅读对一位阅读者最完美、最终极的成全。唯有自我觉悟,才能驱动内生动力,实现灵性的升华。
17
2019.04
河流给予人们生命,也给予人们无限创造力。澧水人民创造生态发展路径,书写着临水城市的辉煌。
09
2019.04
一条江,带活万事万物。那6500万年前的河床正载动着21世纪的沅水,积聚民族融合的力量,再建“水陆丝绸之路”享誉世界的荣光!
03
2019.04
长太息以掩泣。这个清明,属于思念。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总有一种精神,破开时空,生生不息。
28
2019.03
资江就像一位美丽女神,揭开面纱,倾城一笑,带着力量和传奇,吸引人们靠近她、了解她、爱上她。
21
2019.03
湘江朝气生动,湘江隽永深情,山水林田湖草,每个片断,都与人同体命运。守护一江碧水,永续湘江文明,是湖南人与湘江“春天的约定”。
14
2019.03
守正创新,提振文化,凝聚人心。在大好时代,文化软实力正激荡出最刚的力量,推动着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提升着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并赢得全民族意识形态的巨大认同,为共同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尽情高歌。
07
2019.03
两会春潮澎湃,代表奋发建言。个体与时代,配角与主场。无数个体戮力一心,便改变世界,成为大时代大作为的辉煌主角。
28
2019.02
古城长沙宛如一位太极高手,将城市力量藏纳在戏曲里、音乐里、茶水里,欢歌笑语,以柔克刚,一朝爆发,便能撬动全世界。
25
2019.02
近日,在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上演了一场主题为“光景如诗”的沉浸式数字光影诗词秀,这是一场诗词与光影交映、融合的视听艺术盛宴,也是一次敢为人先的创新。
19
2019.02
饱满炽热的元宵民俗,就像一封来自元宵节的温馨来信,播种着民族的喜庆与吉祥。身为中国人的快乐与文化认同感,在元宵之夜达到巅峰。
14
2019.02
滩头镇,位于邵阳隆回县东南隅,始称“楚南滩镇”。这里依山傍水,三条清溪穿镇而过,山水相映,拱桥横卧,漫山楠竹随风起舞,风吹竹林浅吟低唱。溪水自古流淌,冲击出一片沙渚,阳光底下,金沙闪烁。坐落于这方宝地,滩头镇得天地灵气造就,孕育出滩头木版年画的千古绝唱。
05
2019.02
在中华文明长河中业已流淌几千年的民间传统春节,一般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廿三、廿四的灶祭开始,持续至正月十五闹元宵,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在这期间举行,以示纪念与庆祝。
04
2019.02
在某种程度上,家是中国人的信仰,亲情是中国人的支点。有年的地方就有家,慈祥的长者,孝顺的儿女,可爱的孩子,构成中国年温馨的家味道。人们对家的信仰、眷恋和责任,从未比这一刻更坚定。
03
2019.02
今日,逢新岁,尝春酒,换新罗。持一份信念,国运昌盛,万家阖乐,吾心之所愿;怀一份希冀,天地一隅,温存一袭,吾心之所往。
29
2019.01
我们用一个小年守护童心,其实力微;如果用更多的“小年”之惠、制度之福释放民生关爱,才能激发磅礴的幸福力,托起童心的太阳。童心开花,是幸福的模样。
24
2019.01
长沙的调性,有优雅从容的古韵,市井烟火的亲民、处变不惊的笃定、不落窠臼的新颖。这样的调性,在大街小巷的老茶馆,浮浮沉沉的茶水间,便可随意觅得一二。
12
2019.01
腊月古为岁终祭祀月,人们打猎取肉祭祀祖先,新旧之交祭祀神灵,南朝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说:“十二月初八,为腊日。”腊八是腊月的腊祭日,腊八节由此而来。
10
2019.01
光阴孕秀,岁月濡养,定王台就像一口深井,将湖湘文化慢慢积淀,并在最好的时代灿烂释放,陪伴长沙人走上终身阅读之路。
03
2019.01
南川河流经浏阳文家市、中和、澄潭江、大瑶、金刚,将五镇烟花运往各地,开启了浏阳烟花千年文化之旅。
27
2018.12
冬天的谌家茶室升起炉火,瞬间温暖如春。小啜一口古茶汤,万千气象荡漾开来:淡淡的轻风,淡淡的月光,淡淡的甜美,淡淡的花香……人生如茶,喝至最酣处已不求极致,唯愿一个冲淡久长的回甘。
24
2018.12
好书凭借力,大写“四十年”。书香里中国,如此壮丽雄奇,彪炳史册,鼓舞后人,这样的中国,叫人如何不爱她!
20
2018.12
最好的时代,莫如拾柴者捧火,点灯者燃灯,万千心灵觉醒于路,文化自觉提振在途。非遗不“遗”,是很多“痴人”将梦想照进现实的奋斗,也是传统文化的现代探索。 冬至这天,那些被传统美食托起的悠久文化、故园之恋,那些沉淀在年节美食后的岁月与情感、诗与远方,都将珍藏在人们记忆深处。传统文化的荣光,如太阳照在清澈如镜的湘江河上。
13
2018.12
“昆曲兰花艳,湘昆别一枝。几经严霜后,亭亭发英姿。” 开国上将萧克将军,铮铮铁骨,戎马一生,却挥泪题赠家乡老艺人唐湘音,究竟为何? 将军,湖南嘉禾人,民国初,年方八九岁。那时老家戏台常有文秀班的戏,戏文华丽典雅,曲调清逸婉转,表演传神,服装考究,深受嘉禾百姓喜爱。 童年的萧克挤在人缝里听戏,如醉如痴。往事深埋心底,离乡后他见闻增长,怀疑儿时家乡的戏与昆曲有关。1981年回乡,他终于从湘昆老艺人唐湘音那里证实,当年文秀班所唱,正是与北昆、南昆同源的昆曲别一枝——湘昆。
07
2018.12
古城长沙有3000年历史,2400年左右建城史,楚文明和湘楚文化在此发韧。长沙人绵延繁衍,创造出世代相承的口头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及传统手工艺…… 这些活态文化遗产,以人为本,生动展示了长沙人千年技艺、经验、精神的活态流变。如今,它们很多已融入城市的每个细节、每个日常,于无声处,焕发光彩。
29
2018.11
林语堂曾说:“人世间如果有任何事值得我们慎重其事的,不是宗教,也不是学问,而是吃。”提及自己家乡的美食,就算平日里稍显沉默的人也能如数家珍地讲上一通,其中大多是夸赞自家的“妈妈菜”,那些融合了地方特色与真挚情感的菜肴,与游子有着一期一会的缘分。当离开家乡外出闯荡时,它就是我们介绍自己“打哪来”的最大谈资,也是我们不至忘本的一丝牵绊。
22
2018.11
本义的江湖,不是人与人相遇相忘的江湖,而是鱼虾追逐水草丰美的江湖,江湖将珍馐美味的底牌和盘托出,帮助人成就千年愿景,滋养了文人墨客的诗文,滋养了质朴的湖区乡亲。 我们应对一尾鱼充满敬意,不仅因为它们供给我们营养,给予我们生命,还因为鱼中凝结了一个民族最本质的文化,蕴含了人与自然最深刻隽永的共生关系。 退湖上岸,还水予鱼,取舍之间留有余地,生的欢欣洋溢在水底岸间。这即是人与鱼共生的江湖。
15
2018.11
“有所念之人,隔在远远乡,有所谗之味,结在深深肠”。中国人的思乡病常与食物有关,出门在外吃不到家乡口味,便容易闹情绪。每一个人的家乡,都有一道曾经沧海难为水的食物。任凭别人怎么说,还是它最好。
08
2018.11
饮食,是承载一个民族风俗与情感的最好载体。透过饮食,我们可以触摸到他人的情趣习性、社会生活的变迁、市井烟火的流布和风俗人情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