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内的进博会主题装饰。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殷建光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将于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办。在全球经济承压的背景下,这场“越办越好”“常办常新”的盛会,再次向世界传递出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坚定决心。
作为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进博会“越办越好”的发展轨迹,本身就是中国主动承担大国责任、践行开放承诺的鲜活诠释。本届进博会吸引15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与,4108家境外企业参展,展览面积超43万平方米,规模再创新高。这组数据背后,既是全球企业对中国超大规模市场的坚定信任,更是中国以开放破解全球发展不确定性的硬核魄力。
在经贸环境风云变幻的当下,进博会以“高度确定性”对冲“全球不确定性”的价值愈发凸显。通过持续扩大市场准入、优化营商环境等开放举措,中国不断将全球发展的“蛋糕”越做越大。借助“投资中国”“购在中国”等品牌打造,14亿人的消费潜力正转化为世界共享的创新沃土与增长空间。
而这份开放担当更藏于细节之中,如上海市场监管部门研发的“食安AI博士”智能体首次上岗,为食品安全提供全流程智能保障;青年志愿服务联盟推出“通关+”一站式服务,大幅提升参展效率……从智慧监管到服务优化,进博会用实打实的行动证明,中国的开放不是口号,而是贯穿全流程的持续迭代实践,既为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打开窗口,更为全球企业搭建起共享机遇的核心舞台。
如果说“越办越好”彰显的是中国开放的广度与担当,那么“常办常新”则挖掘了开放的深度与动能,这种创新首先体现在前沿成果的集中涌现上。本届展会461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集中亮相,从全球首发的小直径可控扩张血管支架,到亚洲首秀的人工智能助听器,再到中国首展的锂离子电池导电添加剂,前沿科技的“首发”“首秀”勾勒出未来产业的清晰图景。
创新更体现在平台功能与服务模式的迭代升级中。在展区内,AI、低碳等前沿技术落地应用,让观众直观触摸产业升级脉搏;在展区外,首次设立的“跨境电商优选平台”与“数字进博”平台联动,让境外展品精准对接中国消费市场;智慧导航、AI数字管家等服务升级,让展会成为“创新消费”的试验场。从“商品交易平台”到“创新合作枢纽”的定位升级,让进博会的创新辐射力远超展会本身。全球企业在此首发产品、对接资源,中国则通过吸纳全球智慧反哺自身发展,形成“引进来”与“走出去”的良性循环,让创新真正成为全球共同发展的核心引擎。
“越办越好”的担当与“常办常新”的活力,共同铸就了进博会的独特价值。与中国同行就是与机遇同行,相信中国就是相信未来。期待新老朋友在进博会上共赴开放之约、共享创新成果,让开放的种子长成共赢的森林,让创新的微光汇聚成照亮全球经济的星河。
(好评中国系列评论栏目由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专项基金资助支持)
来源:红网
作者:殷建光
编辑:李意一
本文为理论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theory.rednet.cn/content/646955/96/15405173.html
时刻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