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潇潇(湖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筑巢引凤聚英才,湘水逐波启新程。湖南省第二届“厅局长直播带岗”“书记校长直播荐才”活动,不仅是一次就业服务的集中实践,更是区域人才战略与数字化浪潮深度融合的突破性探索。这场历时14天、覆盖14个市州及湘江新区的活动,以“政策护航+服务直达”为核心,创新“双带”模式构建政企校三方联动生态,用数字化手段破解传统引才痛点,诠释了“引才”与“留才”的辩证统一,为湖湘人才与产业双向赋能注入了持久动力。
在青年人才求职场景日益线上化、碎片化的当下,湖南跳出传统线下招聘的时空局限,将直播这一年轻群体喜闻乐见的形式转化为引才主阵地,实现了引才效率的质的飞跃。相较于其他地方的数字平台“政策找人”模式,湖南的“双带”模式更突出人、岗、政策三维协同。每日两场、每场2小时的直播安排,既适配企业充分展示需求的诉求,又契合毕业生利用碎片时间求职的习惯;多平台同步播出的传播矩阵最终实现超600万累计观看人次、35万单场最高在线人数的传播效应,形成“全网关注湖南就业、青年向往扎根湖湘”的热烈氛围。这种热度并非偶然,而是对青年触媒习惯的精准把握,让引才工作更具穿透力。
更具价值的是,湖南并未止步于单一直播形式,而是构建起“政策解读+岗位推荐+校长荐才+延伸服务”的全链条生态,让引才从“广撒网”变为“精准滴灌”。“厅局长直播带岗”环节直击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痛点,省本级及各地就业工作负责人化身“政策宣传员”,用通俗语言拆解最高10万元购房补贴等“一揽子”政策,解决了传统政策宣传“看得见、看不懂”的困境,让青年人才直观感受到湖南留才的诚意。同时,活动结合区域产业特色差异化荐岗,如长沙、株洲等工业强市聚焦先进制造岗位,湘西、张家界等市州侧重文旅与乡村振兴岗位,搭配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等龙头企业HR现场解读用工需求,直播页面设置“一键投递”功能,真正实现“政策听得懂、岗位找得到、求职省时间”。
“书记校长直播荐才”,则搭建起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人才直通车”,破解了人才供需信息不对称的行业难题。14所代表性高校的书记校长亲自带队,根据学校学科优势精准荐才:中南大学、湖南大学聚焦工科推介研发人才,湖南师范大学、湘潭大学对接教育医疗岗位,湖南农业大学针对性推荐农林、环保领域人才,这种模式让企业选人更高效,也让毕业生求职更具方向感。校长们深入阐述学生专业能力与求职意向的过程,本质上是教育与产业协同育人的成果展示,多名优秀毕业生通过直播当场达成就业意向,实现“校长荐才、企业抢人、学子受益”的良性互动。
衡量引才工作的核心标准,是实现“人岗适配”与“长期留存”,湖南的“双带”活动用实打实的数据证明了其成效。活动组织2200余家重点企业参与,提供15万余个优质岗位,最终4.5万余人通过直播达成就业意向,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22%,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等重点领域匹配成效尤为显著。这一成果背后,是“岗位库”与“人才库”双向匹配机制的精准发力,是政策红利与产业需求的深度结合。湖南深谙青年人才“安居才能乐业”的诉求,将住房补贴、创业扶持等政策与岗位推荐同步推送,形成“岗位+政策”的组合吸引力,双重保障大幅提升了人才留存概率。
更值得关注的是,湖南将“一次性直播”升级为“可持续服务生态”,推动就业服务从“引得来”向“留得住、用得好”延伸。活动推出的“职业指导课堂”“企业云参观”等延伸服务,邀请专家开展简历优化、面试技巧分享,组织实景直播带毕业生走进企业车间,让求职者在入职前就完成对企业的深度认知。而“直播后跟踪服务”机制的建立,确保“直播有成效、服务不断线”。这种全周期服务理念,与重庆等地通过大数据实现人才服务“一键响应”的思路异曲同工,都是优化服务体验提升人才归属感。数据显示,活动达成的就业意向中,重点产业占比高、高学历人才占比显著,实现了“人才留湘、产业受益”的双向共赢。
作为连续两年举办的品牌活动,湖南“直播双带”模式的迭代升级,彰显了其人才战略的系统性与前瞻性。从首届45场直播吸引近百家企业参与,到第二届2200余家企业加盟;从单纯的岗位推介,到“政策+服务+跟踪”的全链条赋能,湖南的引才工作实现了从“活动式”到“生态化”的跨越。这种模式的成功,核心在于抓住了人才供需两端的核心诉求:企业需要精准匹配的人才,毕业生需要清晰的发展路径与稳定的保障,政府通过搭建平台、整合资源,成为两者之间的“超级连接器”。与其他地区相比,湖南的“双带”模式更具协同性,政企校三方联动不仅整合了岗位、人才、政策资源,更形成了人才培养、输送、留存的闭环,为区域人才战略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样本。
当前,各地人才竞争日趋激烈。湖南的实践证明,新时代引才留才的关键,在于构建“精准对接+优质服务+价值认同”的综合生态。这一系列创新举措,不仅让青年人才感受到湖南的诚意,更让他们看到了清晰的成长路径。下一步,随着“直播双带”常态化机制的建立,以及“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推进,湖南将进一步打通人才供需的“堵点”,优化住房、教育等配套服务,让青年人才在湖南“留得住、用得好、发展好”,不仅为自身产业升级注入了青春动能,也为全国区域人才工作提供宝贵经验。
来源:红网
作者:叶潇潇
编辑:陈晓丹
本文为理论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theory.rednet.cn/content/646955/65/15448023.html
时刻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