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好评中国丨“智汇潇湘”的西安热度:读懂年轻人

来源:红网 作者:​邓随新 编辑:陈晓丹 2025-10-20 11:47:27
时刻新闻
—分享—

“智汇潇湘 才聚湖南”专场招聘会(西安站)推介会现场。.jpg

“智汇潇湘 才聚湖南”专场招聘会(西安站)推介会现场。

□邓随新

秋意渐浓的西安,却因一场人才之约格外火热。10月19日,湖南省“智汇潇湘 才聚湖南”专场招聘会(西安站)在西安交通大学创新港校区举行。座无虚席的推介会,人潮涌动的招聘区,装满简历的双肩包,这场跨越千里的人才之约,是湖南用诚意与实力写下的邀请函,更是一颗颗年轻心灵的选择。

湖南的魅力,首先在于其坚实的产业根基。招聘会递出的第一个“礼包”,就戳中了年轻人的心事——来湖南,就业有舞台。越来越多的万亿级产业、千亿级产业像钢铁洪流般托举着发展;湖南钢铁、三一重工这些响当当的企业,就是看得见的成长阶梯。这次带来的1.2万多个岗位,不是虚晃的招牌,而是给每个专业、每个梦想量身定制的“竞技场”。就像西安大学生在备忘录里记下的“房价1万/㎡”“36分钟通勤”,这些具体的数字背后,是湖南给年轻人的承诺:来这里,不用在生存和理想间做选择题,你的专业能发光,你的努力能变现。

更为难得的是,湖南懂得年轻人的心。创业者的脚步,追的从来不是口号,而是“有干头”的土壤。湖南懂年轻人创业的难,所以拿出“七个一”行动、“加快高校成果转化二十条”,不是画饼充饥,而是真金白银的托举。比起空泛的鼓励,青年人才留湘“十八条”里的政策,就像给创业者装上了“助推器”——不用担心场地、资金,不用为了手续跑断腿。直击当代青年最关切的现实需求。真金白银的创业支持,真招实策的就业托举,真心实意的服务保障,构成吸引人才的强磁场。湖南正在全力打造年轻人友好省份,这种诚意不仅写在政策文件里,更体现在每个细节中。

这场人才交流,折射出新时代人才流动的新趋势。年轻人选择就业地,不再仅仅看重薪资待遇,更在意发展机遇、生活品质与个人价值的实现。湖南提供的丰厚礼包——就业有奔头、创业有干头、生活有盼头,正好契合了这种多元需求。这种转变要求各地在引才时,必须拿出更全面的诚意、更系统的方案。比起冷冰冰的GDP,“孩子上学省心、老人看病放心”“努努力就能有个家”,这些烟火气的承诺,才是最打动人心的“加分项”。湖南打造“年轻人友好省份”,不是喊口号,而是把“低成本消费、高品质生活”落到实处。这种宜居宜业的日子,才是年轻人理想生活该有的样子。

从更深层面看,这场跨越地域的人才互动,展现了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西安高校的优质人才与湖南发展的旺盛需求,通过精准对接实现双赢。这不仅是简单的人才引进,而是教育资源与产业优势的深度耦合,是人才工作创新模式的生动实践。人才竞争的本质是发展环境的竞争。湖南的实践表明,吸引人才不能仅靠单一政策,而要构建全方位的生态系统。既要搭建干事创业的大舞台,也要营造宜居宜业的好环境;既要有真金白银的投入,也要有真情实感的温度。这种系统性的人才观,值得复制推广。

人才工作要善于讲故事、接地气。湘江北去、大雁南飞的意象,低成本消费、高品质生活的描绘,让抽象的政策变得可感可触。人才引进需要这样具象化的表达,需要这样打动人心的语言。

各地都在招才引智,为何湖南能让人背起行囊?答案或许就在于:这里不仅有事业的高度,还有生活的温度;不仅有发展的速度,还有人文的厚度。人才与地方,从来都是相互成就。当三湘大地向莘莘学子伸出橄榄枝,当年轻梦想在这片热土找到栖息地,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个体命运的转折,更是一个地方发展的脉动。双向奔赴的美好,正是时代最动人的风景。

期待更多地方能像湖南这样,读懂年轻人,拥抱新人才,在新时代的人才竞争中走出特色之路,共同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活水。

(好评中国系列评论栏目由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专项基金资助支持)

来源:红网

作者:​邓随新

编辑:陈晓丹

本文为理论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theory.rednet.cn/content/646954/64/15365165.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理论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