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假出行的车流挤满桥面。
□丁铁
10月9日,交通运输部发布国庆中秋假期最新出行数据。10月1日至8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累计24.33亿人次,日均3.04亿人次,比2024年同期日均同比增长6.3%。
人流就是增长量。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国庆中秋假日8天,全国国内出游8.88亿人次,国内出游总花费8090.06亿元,较2024年国庆节假日7天增加1081.89亿元。国家税务总局最新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国庆中秋假期,全国消费相关行业日均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5%。此外,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数据显示,国庆中秋假期,银联、网联共处理支付交易415.52亿笔,较去年国庆节假期增加95.23亿笔;处理支付交易金额13.26万亿元,较去年国庆节假期增加1.86万亿元。大量游客出行,带来了实打实的消费成绩单。
国庆中秋假期,公众出行意愿较强,旅游流、探亲流高位叠加,为文旅市场注入了强大动能,有效激活了假日消费,充分彰显我国经济的蓬勃活力。这首先得益于日益完善的交通网络为大规模流动提供了坚实骨架。国庆中秋假期我国交通出行人数创历史新高的背后,是发达的交通体系让“千里江陵一日还”成现实,新能源车充电桩消费金额同比增长43%,更折射出绿色出行理念的深入人心与配套服务的持续优化。密集的路网如同奔流不息的动脉,将亿万人的出行意愿转化为现实,为消费市场的繁荣奠定了物理基础。
从“人潮涌动”到持续升温的“买买买”,离不开消费场景的创新与供给质量的提升。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消费市场加速从走马观花、一时兴起转向深度体验、品质提升。湖南长沙“首发长沙”消费季热辣开场,130余家首店开门迎客,20余场首秀首展火热开办,带动双节消费狂飙。江西新余仙女湖将非遗特色与湖光山色完美融合,为游客带来“看得见山水、品得到非遗”的文旅盛宴。全国各地数码产品、汽车消费增长较快,旅游、文化艺术体育服务需求强劲。消费热点延链扩面,满足了群众的品质生活追求,推动消费结构优化升级。
每一次出发都承载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每一次抵达都激荡着经济复苏的涟漪。假日消费火爆,同样离不开精准政策的悉心培育与市场环境的持续优化。各地在国庆文化和旅游消费月期间举办超过2.9万场次文旅活动,发放超4.8亿元消费补贴,有效激发了消费潜力。有些地方则创新推出“信用游”,游客凭借信用就可以0元预订景区门票、酒店,享受“先游玩后支付”的便捷服务。政策给力、举措贴心,既降低了消费门槛,也增强了游客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为消费增长创造了更加友好的环境。
假日经济的热度,最终折射的是中国经济的韧性与高质量发展的成色。8天超24亿人次的流动,绘就了生机勃勃的假日图景,充分证明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稳固,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彰显中国经济劈波斩浪的深厚底气和光明前景。
(好评中国系列评论栏目由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专项基金资助支持)
来源:红网
作者:丁铁
编辑:陈晓丹
本文为理论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theory.rednet.cn/content/646954/54/15341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