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街头户外大屏的敬老月宣传。
□向珍艳
2025年10月是我国第16个敬老月。近日湖南省2025年“敬老月”活动启动仪式在长沙举行,吹响了共建老年友好社会的时代号角。从湘医健康科技赋能老年健康到“银龄行动”助力基层治理,再到六大主题活动丰富“敬老月”等等,启动仪式上展现出的内容,传递着对老年群体的关怀,更表明湖南正以积极的态度治理老龄化问题,并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让老年人更安心和舒心。
政策制定要跟着老人的真实需求走。截至2024年底,湖南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536万,正式迈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并呈现鲜明的“湖南特色”:城乡差异大,高龄化突出。城市老人盼着优质医疗资源,农村老人缺的是基础养老服务;高龄老人离不开长期照料,普通老人则希望生活更便利。要是用“一刀切”的政策来应对这些差异,难以解决实际问题。只有因地制宜,结合各地特点,才能让政策的红利真正惠及每一位老人。如,湘西推出有当地特色的养老服务项目,长沙推进适老化改造等,这些贴合需求的政策解决了老人的难题,成了他们的“暖心包”。
服务保障和社会参与,是推动银发生活的“两个引擎”。应对老龄化不能只满足老人的物质需求,更要让他们精神上过得富足,如,湖南首档官方老龄融媒电视专栏《爱晚乐湘》,“乐享银龄”精神文化提升行动等,就接住了老年人对文化生活的期待,满足老年人娱乐、交友等需求,让他们在文化活动中感受到温暖。“银龄活动”志愿队伍的授旗,也给老人搭建了参与社会治理的平台,让他们从“被照顾”变成“去付出”,在贡献中实现自我价值,形成良性互动。
近几年,针对老年人的网络诈骗不断,“以房养老”、销售虚假养老产品等多种诈骗手段不仅侵害老年人财产权益,更削弱其安全感。“敬老月”期间,“金秋惠老”老年用品和服务项目推广等活动,从老年用品的质量到养老服务的标准,从消费纠纷的解决到诈骗风险的防范,都给老年人带来安全感。监督管理是守护老人权益的“安全阀”,唯有以严格的监管堵住漏洞、规范市场,才能让老年人享受到更好的服务,放心参与各种社会活动。
积极应对老龄化,不是一场“临时战役”,而是一场关乎民生福祉和社会发展的“持久战”。湖南推进养老治理,仍需不断优化政策、丰富活动、强化监管,让“湘情敬老”不止于“敬老月”,更融入每一天,让三湘大地的老人都拥有安心、舒心的幸福晚年。
来源:红网
作者:向珍艳
编辑:陈晓丹
本文为理论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theory.rednet.cn/content/646954/50/15357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