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祖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总结新时代十年取得的伟大成就,指出:“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这一深刻论断,既是对百年奋斗历程的历史总结,更是对新征程使命任务的战略指引。从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到科技创新的重大突破,从疫情防控的战略成果到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步伐,历史与实践反复证明,一切伟大成就,无不源于实干;一切美好愿景,唯有实干才能实现。站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起点,广大党员干部必须以“实”字托底、“干”字为先,在新时代的赶考路上续写更多“走在前列、作出示范”的新篇章。
实干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品格,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从“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王进喜,到“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袁隆平;从“太行新愚公”李保国到“扶贫之花”黄文秀……一代代奋斗者用行动诠释,“实干”不是空洞口号,而是“一锤接着一锤敲”的坚韧;不是抽象概念,而是“一步一个脚印”的笃行。“撸起袖子加油干”正是对实事求是、力戒空谈优良传统的赓续传承。新时代强调实干,首要在于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将“国之大者”融入具体实践,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转化为扎实行动。
实干,从来不以纸面数据为终点,而是以群众获得感为标尺。在塞罕坝,三代人用几十年将荒漠变林海;在长顺县,“背篼干部”用脚步丈量民情;在大湾区,建设者日夜奋战让“一小时生活圈”照进现实。这些实践昭示,唯有依靠人民、为了人民的实干,才能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当前,面对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的“急难愁盼”,尤需党员干部把“人民满意”嵌入政策制定全过程,警惕“形象工程”对资源的虚耗,杜绝“短期行为”对未来的透支,让每一项工作都经得起历史检验。
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尤需发扬“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斗争精神。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的关键期,经济转型升级爬坡过坎,科技创新遭遇“卡脖子”瓶颈。越是任务艰巨,越要脚踏实地;越是矛盾集中,越需真抓实干。实干不是蛮干盲干,而是巧干会干,既要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提升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也要坚持实事求是,深入调查研究,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在破解结构性矛盾、疏通制度性堵点中锻造“铁肩膀”。
让实干者得实惠、有为者有地位,是激发干事热情的关键。当前,一些干部中仍存在“虚”字当头、“浮”在表面、“假”装干事等现象,根源在于政绩观错位、担当精神缺失。必须树立正确用人导向,把“敢不敢扛事、愿不愿做事、能不能干事”作为识别干部的重要标准;完善容错纠错机制,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解除“洗碗越多,摔碗越多”的后顾之忧;改进考核评价体系,注重“实绩考核”,防止“唯票、唯分、唯GDP、唯年龄”倾向,引导干部树立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的理念。唯有如此,才能形成上下同欲对标干、突出重点精准干的生动局面。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回望历史,我们靠实干创造了辉煌的过去;展望未来,我们仍需靠实干开创更加美好的明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让我们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谋长远,以“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抓当下,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书写新时代党员干部的实干华章。
来源:红网
作者:张祖
编辑:陈晓丹
本文为理论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theory.rednet.cn/content/646943/90/15264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