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远
从天安门城楼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的庄严宣告,到新时代里“强国复兴有我”的铿锵誓言。76载栉风沐雨,织就锦绣山河;76年砥砺前行,铺就复兴坦途。又是一年金秋送爽,神州大地处处洋溢着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的喜庆氛围。
从“一穷二白”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温饱不足到全面小康,从追随者到引领者,中国用坚定的步伐走出了自己的道路。在这个举国欢庆的时刻,每个中国人无不为祖国取得的成就感到骄傲,对民族未来满怀信心。而对青年而言,最好的庆祝方式,就是把奋斗写进青春,用实干担当向祖国献礼。
可青春为何能绽放光芒?人生怎样才有价值?答案藏在与伟大时代的同频共振里。当前,我们正处在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这既是青年最宝贵的机遇,也是最厚重的责任。回望历史,从革命年代的舍生取义,到建设时期的艰苦奋斗,再到新时代的创新突破,一代代青年之所以能成就精彩人生,核心正在于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洪流。爱国不是口号,而是选择;不是空谈,而是行动。它体现在我们每个平凡岗位的坚守中,体现在每次人生抉择的担当中,体现在将“小我”融入“大我”的自觉中,唯有如此,青春才能扎根深厚的精神土壤,拥有更宏阔的意义维度。
然而,这份“小我融入大我”的担当,终究要落到实实在在的行动上。担当不是一时的热血冲动,而是长期的责任践行。在乡村振兴的田野里,在科技攻关的实验室中,在社区服务的大街小巷,在抗洪抢险的第一线,无数年轻人的实践早已证明,担当体现在日常工作的精益求精里,每一个认真完成的任务,都是对社会的微小贡献;也体现在危急关头的迎难而上中,每一次勇敢冲锋,都是时代精神的生动写照,它不需要豪言壮语,只需要“做实事”的坚持。
而让担当落地、让理想照进现实,离不开过硬的本领作为支撑。我们身处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重塑世界的时代,新知识、新技能、新挑战层出不穷。青年若想在时代大潮中站稳脚跟、扛起责任,就要始终保持学习的热情和实践的勇气,既要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既要有坐冷板凳的耐心,也要有敢为人先的锐气。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在解决实际问题中锻炼出来的。只有不断提升自己,才能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真正扛起“强国复兴有我”的使命。
民族复兴的征程上,前路广阔亦使命在肩。新时代青年当认清时代大势、勇迎时代挑战,用坚定的信念指引人生,用扎实的担当贡献力量,用过硬的本领把握未来。让我们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成就自我,在时代洪流中写下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青春篇章。
把担当写进青春里,就是我们对祖国最好的告白,也是我们最好的爱国方式。
(好评中国系列评论栏目由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专项基金资助支持)
来源:红网
作者:唐代远
编辑:李意一
本文为理论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theory.rednet.cn/content/646943/74/15324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