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现场职业指导服务区。
——“智汇潇湘 才聚湖南”系列评论之三
□洪逸格(上海财经大学)
九月的长沙,两场人才盛会如湘江潮涌,激荡着青年学子们的心。从汇聚800余名海内外英才、科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签约总金额超20亿元的首届湘智兴湘大会,到将引才版图延伸至全国高校集中的六大城市的“智汇潇湘 才聚湖南”行动,湖南正以最大的诚意拥抱青年。
这是一场湖南与青年之间的“双向奔赴”:一边是城市为人才、项目、资本搭建起高效对接的桥梁;另一边是我们青年一代在时代浪潮中,看见了梦想照进现实的可能。这场跨越山海的共鸣,正是湖南创业生态活力最真实的写照。
湖南创业生态的最动人之处,在于它既懂人才所需,更懂如何让人才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正如湖南连续实施的“十大技术攻关项目”“重点研发计划”,以及推进年轻人友好省份建设的18条措施、加快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20条措施,每一项都踩在青年成长成才的关键节点上。想搞科研,有“揭榜挂帅”“定向委托”的科研攻关机制支持;想创业,有对大学生主导的在湘创业初期项目提供的创业启动资金支持、对青年合伙创业的担保贷款;甚至在职称评审等长远发展路径上,湖南也明确“破四唯、重实绩”。不拘一格、尊重实干的引才体系,让青年人的每一份努力都被看见、被认可。
如果说政策是蓝图,那么项目与资本的精准对接就是坚实的地基。在“湘智兴湘”大会上,奥谱天成(湖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鸿飞的故事令人印象深刻。他因为看好长沙的营商环境与政务服务,决心将企业重心全面转移至此,并立志打造世界一流的光学仪器。“湘智兴湘”大会现场签约24个项目,覆盖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10家领军企业研发中心、10家新型研发机构获得授牌。这足以证明,湖南并非简单地“给钱给政策”,而是致力于构建一个能干事、干成事的产业生态闭环:你有技术,这里有嗷嗷待哺的企业需求;你有项目,这里有全程护航的资本平台。
这份“双向奔赴”的诚意,给予青年多元选择的底气与尊重。正如“智汇潇湘 才聚湖南”行动启幕大会上说的,“就业是家事、国事,更是民生头等大事”,湖南拿出“最有力的政策支持、最优质的就业岗位、最优厚的服务保障”为学生就业创业搭台,也为企业招才引才架桥,推动湖南“三高四新”美好蓝图的实现。对于紧缺急需又不能全职来湘的高层次人才,湖南支持柔性引进,不搞 “一刀切”。同时通过配套举办的交流活动,让人才既能对接前沿科技,也能找到扎根基层的路径。
全程关注这两场盛会,我们清晰地看到:对广大青年而言,就业创业的最佳土壤,是要获得支撑个人长期发展的全链条保障,真正踏上一个能让自身才华与产业机遇同频共振的宽广舞台。从这个意义上说,湖南的人才行动,与其说是一份offer,倒不如说是一份沉甸甸的未来合伙人邀约。我们深信,在尊重创新、渴求人才的土地上,每一次奔赴都会有回响,每一份青春都不会被辜负。
相关链接:
来源:红网
作者:洪逸格
编辑:陈晓丹
本文为理论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theory.rednet.cn/content/646943/60/15314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