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好评中国丨湘超如何出圈 辣到全国

来源:红网 作者:李京京 编辑:张广蓉 2025-08-26 10:05:56
时刻新闻
—分享—

微信图片_2025-08-20_231836_441_副本.jpg

8月20日晚,“湘超”联赛湘潭队与娄底队在湖南省体育场举行热身赛。

李京京

辣味是什么?是夜色里一口下去让人嘶嘶抽气的口味虾,是外婆坛子里腌了十年的剁椒,是湖南人天生不服周的狠劲。足球是什么?是90分钟里不断重复地冲撞、跌倒、爬起,是胜负之外还要争一口气的倔强。湘超端上桌的,是一锅忘了放剁椒的鱼头汤:汤够大,味却寡,辣度表上只闪着湖南本地IP。

湖南不是足球大省,127支职业球队撒豆成兵,却几乎没给湖南留一颗豆子。没有顶级俱乐部,反倒让湘超卸下了“豪门包袱”,可以赤脚踩在草根的泥土上,把“草根”二字炒成招牌——这里没有千万欧元的转会,却有百万辣度的狂欢;没有国际巨星,却有能把球踢进热搜的民间段子手。与其哀叹职业层级低,不如把“缺什么”翻转成“有什么”。把草根的野性和辣椒的冲劲捆在一起,湘超才能从“湖南本地的又一场球”,升格成“全国最辣的一场比赛”。

辣味的阀门,现在还被一句生硬的口号拧死。“株洲必须干翻长沙”听起来像小学生约架,也像苏超的复读机,把十三座城市矮化成“围攻长沙”的配角。真正的辣味根本不在口号,而在日常烟火里那句“今晚你嗦粉了吗”——它不需要解释,就能让湖南人瞬间共情。湘超缺的正是这种随口一说就能跨市州传播的“文化梗”。

湘超如何“出圈”,让全国人民和足球圈外的群众享受到这一道辣味十足的湘超盛宴?

首先要正视差距,贵州的“村超”的热度由足球村寨比赛模式的首创效应开辟而来,苏超的火爆是天时地利人和等多重因素共同促成的。当“村超”破天荒将看球从职业化联赛带回贵州的街头烟火当中,苏超首创的文旅+足球模式以城市代替俱乐部将足球变成展示城市文化展台时,湘超就应该自我求索,探寻符合自身禀赋的特有赛道。当然,不能忽视贵州江苏“首创”效应带来的流量效应,也要看到苏超等已在抖音、微博等平台上占据了先手,在大数据和算法推送愈发精准的今天,湘超走出圈的困境愈发艰难,

其次要用科技赋能与品牌重构突破路径。湖南在科技赋能文化已有成功探索。长沙的“揽天心・数智湖湘馆”就是典型案例,它由湖南大学超算团队依托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的算力支撑,以“文化+科技”为核心路径,用超算智算平台、数字人技术、AIGC建模及沉浸式交互体验,打造虚实交织的文化空间。这种创新模式也可以为湘超所用,借助科技力量提升赛事观赏性和传播力。湘超也需要重新定位个体形象,从“湖南各地的内部竞赛”转变为展示湖南足球与文化特色的窗口。借鉴苏超和村超,湖南各个地区都能从本土文化中找到自己的答案,仅非遗一项,长沙有皮影戏、湘西有蜡染、邵阳有花瑶挑花、衡阳有常宁版画、娄底有梅山棕编等,都找到适合自己的独特发展路径。

湘超需要的不是另一个苏超或村超的复制品,当湖南的辣味遇上足球的热情,就要用智慧拥抱现代体育,用未来的科技赋能当代足球,用重构的品牌点亮湖南形象,湘超的真正出圈,或许只是时间问题。

(好评中国系列评论栏目由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专项基金资助支持)

来源:红网

作者:李京京

编辑:张广蓉

本文为理论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theory.rednet.cn/content/646942/60/15227832.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理论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