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汇潇湘 才聚湖南”武汉站专场招聘活动现场。摄影:秦楼
——“智汇潇湘 才聚湖南”(武汉站)系列评论之七
□张艺馨(武昌首义学院)
当武汉珞珈山下的青年学子接过湖南递来的“湘味”邀请函:超400家优企岗位清单、1V1导师辅导、市州特色美食展……10月25日这场“智汇潇湘 才聚湖南”武汉站专场招聘活动,早已超越简单的招聘范畴,更像是一次用诚意换真心的人才路演。
湖南凭什么让外地学子青睐有加?答案或许藏在辣椒的热烈、政策的温度与舞台的广度之中。
辣椒,是湖南饮食文化的鲜明符号,它所代表的不仅仅是味觉上的刺激,更是一种热烈奔放、敢为人先的精神象征。对于青年学子来说,这种热烈的氛围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在湖南,他们可以感受到一种勇于挑战、敢于创新的精神,无论是创业还是科研领域,都展现出蓬勃的活力。
在这里,青年学子不会被传统的束缚所羁绊,不会被困难和挫折所吓倒,而是能够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释放自己的能量,追逐自己的梦想。就像辣椒点燃味蕾一样,湖南的热情点燃了青年学子心中的创业之火,让他们渴望在这片土地上大展拳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政策,是湖南招才引智的重要法宝,它体现了政府对人才的重视和关怀。在“智汇潇湘 才聚湖南”专场活动中,从省领导带队,到400多家单位带来的涵盖制造业、科技、新材料、新能源等多个重点领域的“最优岗位”,都面向广大学子进行精准推送,最高年薪可达百万。
相关部门还梳理发布留湘来湘支持政策,配套编制了就业创业办事指南与流程指引,实现政策“一站汇聚”、服务“一键直达”,让青年学子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温暖。与沿海地区人才政策更侧重高端人才的侧重点不同,湖南政策覆盖更广泛的人才群体。这使得无论是初出茅庐的应届毕业生,还是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中青年人才,都能在湖南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机会,感受到被重视和关怀,从而更愿意选择湖南作为自己事业的起点。
政策的温度,不仅体现在物质层面的支持上,更体现在对人才成长和发展的关怀上。湖南深知,青年学子是未来的希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他们不仅为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就业机会和创业平台,还为他们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和支持。无论是解决住房问题,还是提供职业发展规划,湖南的政策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让青年学子能够安心地在湖南发展。
青年选择一座城市,本质是选择一种未来。湖南能在人才争夺战中突围,根本在于其国家战略和自身优势的双重红利,为青年提供了干事创业的底气。
湖南地处“一带一路”关键节点,承东启西、贯通南北。这里既是中部崛起的战略支点,又是长江经济带重要增长极。在沿海向内陆发展的新趋势下,湖南凭借区位优势,正将战略机遇转化为发展动能,为青年人才搭建起联通内外、辐射全国的创业平台。岳麓山大学科技城、马栏山视频文创园等平台载体各展风采,让青年看到“在湖南做外贸,能把货卖到非洲;在湖南搞文创,能通过马栏山走向全国”。
从岳麓山实验室的“种业硅谷”到株洲的“中国动力谷”,从长沙的“工程机械之都”到郴州的“有色金属精深加工”,湖南形成了“既有参天大树,也有茵茵绿草”的产业生态。既拥有深厚的传统产业基础,又具备发展新兴产业的独特优势,为不同层次的人才提供适配赛道,让青年学子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丰富的机遇。
湖南不是选项,而是答案;不是退路,是主场。这句话道出了湖南对自身定位的清醒认知。以湖南为代表的内陆省份正凭借文化魅力、战略区位与产业基础组合优势,成为青年创业的“新蓝海”。
“智汇潇湘 才聚湖南”的足迹正在延伸,这场“双向奔赴”的故事证明:人才争夺的终极战场,从来不是“谁给的钱更多”,而是“谁能让青年看到我的梦想在这里能生长开花”。湖南用“辣椒般的热情”打破地域界限,用“政策的温度”托举成长梦想,这种“刚柔并济”的引才之道,或许正是中国内陆省份实现人才逆袭的可行路径。
青春正好,潇湘已待。三湘大地正以夯实自身根基为根本,持续深化跨省招才引智实践,加速构建人才协同发展机制。当更多青年带着“经世致用”的初心,在这片土地上把“创意”变成“产业”、把“论文”写在“车间”,湖南的今天,或许就是中国内陆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明天。
相关阅读:
来源:红网
作者:张艺馨
编辑:汪敏星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theory.rednet.cn/content/646954/69/1537959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