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青椒评论丨秦淮潮涌连湘江,才聚潇湘赴青春

来源:红网 作者:李娜 编辑:孟婉 2025-11-01 18:35:40
时刻新闻
—分享—

b_副本.jpg

▲“智汇潇湘 才聚湖南”南京站专场招聘活动现场。摄影/张珍

——“智汇潇湘 才聚湖南”(南京站)系列评论之五

□李娜(长沙理工大学

金秋十一月,金陵城的梧桐叶把秋阳筛成碎金,南京大学的林荫道上,一场跨越长江与湘江的人才之约正缓缓铺展。“智汇潇湘 才聚湖南”南京站专场招聘活动启幕于此,秦淮河的潺潺水声里,揉进了岳麓山下的清风、橘子洲头的江涛,那是三湘大地向全国青年递出的邀请函,字里行间满是“盼君来,共逐梦”的赤诚。

湘江北去,不舍昼夜;金陵秋深,意蕴悠长。当湖南的诚意遇上南京的才情,当时代的机遇碰上青春的勇气,一场美好的双向奔赴正在上演。

这不是一次普通的岗位推介,而是湖南打破地域藩篱的“寻才远征”。从潇湘腹地奔赴金陵古都,从被动等待人才流向到主动叩响人才高地,湖南用400余家企业的厚重阵容、12900余个岗位的广阔天地,诉说着对贤才的渴慕。当算法工程师、AI智能工程师、材料研发工程师这些烙印着新质生产力的岗位亮相,当高年薪的数字打破“青年就业难”的刻板印象,我们看见的不只是招聘清单,更是湖南产业升级的铿锵步伐。它正以开放的姿态,为青年搭建与时代同频的赛道,让才华有处安放,让理想有据可依。

比岗位更暖人的,是那份把心留住的细腻。“来湘求职一张床,就业暂住一间房,留湘安家一套房”,这三句承诺,重若千钧,暖如春阳。从留湘来湘等一系列政策护航,到支持创业“七个一”的全程陪跑,湖南把服务做在了细枝末节里。一份工作或许能让人才驻足,但一个安稳的家、一笔创业的启动资金、一位引路的导师,才能让人才真正扎根。青年的梦想,需要这样坚实的港湾。在这里,住房有保障、生活有补贴、创业有支持,每一项政策都像一双托举的手,帮青年把想做的事变成能成的事。

有人说,择业是选一份工作,更是选一种生活。湖南给出的答案,藏在“三线城市生活成本、一线城市生活品质”的惊喜里。岳麓书院的千年文脉,能让你在忙碌之余与先贤对话;橘子洲头的浩荡江风,能让你在奋斗间隙触摸自然的诗意;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让“说走就走的旅行”与“说回就回的家乡”都不再遥远。这份烟火气与品质感并存的生活,恰是当代青年向往的模样。它不用你在奋斗与生活间做两难选择,能让你在逐梦时,也能读懂日子的温柔。

更难得的是,湖南给青年的不只是当下的岗位,更是长远的未来。目前湖南正全力建设年轻人友好省份,不只是给一碗饭,更是给一张蓝图。在这里,青年的成长不会被天花板限制,青年的才华能与湖南的发展同频共振。不急于一时之速,而着眼于滔滔不绝。正如湘江北去,不争先后,却终成气象。湖南以“真心”为舟,以“实策”为桨,在人才竞争的洪流中,选择了一条更深远的路——不是用数字衡量成功,而是用生态滋养未来。湖南要的,不是过客,而是归人;不是短暂的停留,而是长久的扎根。

“背个双肩包就能来湖南创业”,这句话背后,是一个省份对青年最温柔的接纳、最坚定的托举。从体制内到社会化,从传统行业到新兴领域,连接起秦淮与湘江的水波,串联起个人理想与时代坐标,当青年的才思遇见湖南的机遇,当个人的奋斗融入“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双向奔赴的故事便有了最动人的注脚。

湘水长流,不为争先,而为不绝;金陵叶落,不是终结,而为新篇。当湖南以“不争一时而争滔滔”的胸襟打开大门,当青年以“不只看脚下更望远方”的眼光选择未来,一场人与城、梦与土的双向奔赴,正悄然成诗。

而我们相信,那些接过这封“湖南请柬”的青年,终将在三湘四水间,写下属于这个时代最动人的注脚——青春不散场,梦想正启航。

相关阅读:

青椒评论丨湘约金陵,湖南留才的“青春答卷”

青椒评论丨“湘约秦淮”,裹着烟火气的逐梦邀请函

青椒评论丨化六朝文气为三湘锐气,以青春之名赴潇湘之约

青椒评论丨湘江潮涌金陵岸,“宁才湘引”何以汇聚青年目光?

来源:红网

作者:李娜

编辑:孟婉

本文为理论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theory.rednet.cn/content/646955/83/15399460.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理论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