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好评中国丨涵养“四种思维”干事担事

来源:红网 作者:黄开团 编辑:张广蓉 2025-10-31 10:31:08
时刻新闻
—分享—

□黄开团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共同奋斗,不断开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新局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干事担事,是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价值所在。党把干部放在各个岗位上是要大家担当干事,而不是做官享福”新征程上,改革发展任务艰巨繁重,各种矛盾挑战层出不穷,党员干部唯有自觉将干事担事作为价值追求,积极涵养反向、有解、底线、进取“四种思维”,大胆突破事务主义的枷锁,在攻坚克难中打开工作新局面。

涵养反向思维,在换位思考中破解困局。反向思维是突破思维定势的“金钥匙”,核心在于跳出当局者迷的局限,从对立面、逆向视角审视问题、谋划工作。现实生活中,一些干部陷入“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困境,根源就在于缺乏辩证思维,习惯按部就班、顺向推进,导致工作质效大打折扣。善用反向思维,就是要在决策前倒推风险,在落实中反观漏洞,在收尾时复盘得失。开展工作前,不妨先做一番“否定假设”,若按常规思路推进,可能出现哪些梗阻?群众会有哪些不满?过去类似工作有哪些教训?通过反向设问找准潜在问题,才能避免“拍脑袋”决策。面对群众诉求,要跳出“管理者视角”,站在群众立场反向思考“如果我是服务对象,期待怎样的回应”,才能真正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反向思维决不是否定常规,而是通过逆向审视让决策更周全、落实更精准,在换位思考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优路径。

涵养有解思维,在主动作为中打开局面。有解思维彰显的是直面问题的担当,核心是坚信“事必有法,然后可成”,把“不可能”转化为“可能”,把“困难点”变为“突破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从来都是在风雨洗礼中发展、在历经考验中壮大的。困难客观存在,但囿于困难、否认转化可能,便背离了辩证法要义。有解思维正是要在困境中找办法、在挑战中寻机遇。善用有解思维,首先要摒弃“大势如此”的宿命论和“努力无用”的消极心态,树立“为之,则难者亦易矣”的信念。对暂时存在困难的任务,要实事求是分析制约因素,通过蹲点调研、走访群众等“一线工作法”,从基层实践中提炼破解之道。有解思维让干部在“山重水复”中主动找“柳暗花明”,用创造性行动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涵养底线思维,在稳扎稳打中筑牢根基。底线思维是防范风险的“安全阀”,核心是“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在把握底线中争取主动。当前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越是这样越要强化底线意识,守住政治安全、民生保障、生态环保等重要底线,避免“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善用底线思维,要做到“干一步、看三步、想五步”,在决策前全面排查风险点,制定应急预案,确保在突发情况面前不慌乱、有对策。特别是在民生工作中,要始终守住“群众满意”的底线,对教育、医疗、就业等民生领域的突出问题,既要积极回应诉求,又要防范政策落实中的偏差,让改革发展成果真正惠及群众。底线思维不是保守求稳,而是通过明确边界、防范风险,为大胆探索提供安全支撑,让干事创业既有闯劲又不冒失,在稳扎稳打中行稳致远。

涵养进取思维,在追求卓越中续写新篇。进取思维体现的是永不止步的追求,核心是敢于同强者比、与快的赛、向高处攀,拒绝平庸、追求卓越,把工作做到极致。党员干部干事担事从来不是“百米跑”,而是久久为功的“马拉松”,如果满足于“完成任务”,陷入低水平重复的事务主义,就难以提升工作水平、实现长远发展。善用进取思维,要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既做抓实见效的实事,也做惠利长远的好事,拒绝做上传下达的“留声机”“二传手”。特别是要发扬钉钉子精神,对经手的工作事事经得起问、件件对得上标,在琐碎细微处精耕细作。进去思维决不是好高骛远,而是以“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的胆魄,在对标先进中补短板,在精益求精中提效能,让干部在持续进取中锤炼本领,在追求卓越中实现价值,书写不负党和人民的时代答卷。

(好评中国系列评论栏目由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专项基金资助支持)

来源:红网

作者:黄开团

编辑:张广蓉

本文为理论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theory.rednet.cn/content/646954/75/15394873.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理论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