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好评中国丨从“十五五”规划建议新提法看发展新逻辑

来源:红网 作者:吕金艺 编辑:张广蓉 2025-10-30 15:11:02
时刻新闻
—分享—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系列评论之六

□吕金艺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发布,不仅勾勒出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更蕴含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逻辑变革。那些备受关注的新提法与新举措,既瞄准了全球科技竞争的前沿赛道,也锚定了民生改善的核心诉求,彰显出“创新驱动”与“民生为本”双轮驱动的发展智慧。

科技攻坚的“突围思维”彰显发展定力。规划建议将量子科技、脑机接口、第六代移动通信等前沿领域列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以超常规措施推动集成电路、工业母机等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这背后是对科技自立自强的清醒认知。在全球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卡脖子”难题已成为制约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瓶颈,而新型举国体制的完善与超常规措施的实施,打破了以往科技攻关的路径依赖,形成了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应用的全链条布局。这种“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精准发力,既避免了资源分散,又能集中优势力量实现重点突破,为中国经济注入持久的技术动能,更在全球科技格局中抢占了战略主动权。

民生导向的“升级路径”传递发展温度。规划建议中“惠民生和促消费相结合”“加大普惠政策力度”等提法,跳出了传统民生保障的单一思维,构建了“民生改善—消费升级—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从扩大免费教育范围、探索延长义务教育年限,到实施城乡居民增收计划、推动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每一项举措都直击民生痛点。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与“推进旅游强国建设”的部署,既回应了群众对居住品质的升级需求,也顺应了消费结构从物质消费向服务消费转型的趋势。这种将“投资于人”与“投资于物”紧密结合的思路,让民生改善不再是简单的福利保障,而是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实现了民生与发展的双向赋能。

开放格局的“进阶策略”展现发展魄力。以服务业为重点扩大市场准入、扩大单边开放领域和区域的举措,标志着中国开放进入了更高质量的新阶段。不同于以往以制造业开放为主的模式,服务业的高水平开放更能体现一国的开放深度与制度型开放能力,也更能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刻调整的当下,这种主动扩大开放的姿态,不仅为外资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更能通过引入竞争倒逼国内服务业提质升级,推动中国经济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高端环节。这种“以开放促改革、以开放促发展”的策略,展现了中国在复杂国际环境中坚定不移推进开放的决心与魄力。

文化发展的“创新表达”激活发展活力。“繁荣互联网条件下新大众文艺”的提法,精准把握了数字时代文化发展的新趋势。互联网的普及让文化创作与传播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革,短视频、网络文学、直播演艺等新形式不断涌现,成为大众文化表达的重要载体。规划建议对新大众文艺的重视,既为文化创作者提供了更宽松的发展环境,也为文化产业开辟了新的增长空间。同时,旅游强国建设与文化繁荣相结合,能够推动文化资源向旅游产品转化,实现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的有机统一,让文化成为滋养社会文明、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从科技攻坚到民生改善,从开放升级到文化繁荣,“十五五”规划建议的新提法新举措,构建了一个逻辑严密、相互支撑的发展体系。在这一体系中,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民生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开放是发展的必由之路,文化是发展的精神内核。随着这些举措的逐步落地,中国必将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既实现经济实力的持续跃升,让发展成果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书写出更加精彩的发展篇章。

(好评中国系列评论栏目由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专项基金资助支持)

来源:红网

作者:吕金艺

编辑:张广蓉

本文为理论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theory.rednet.cn/content/646954/74/15392735.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理论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