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好评中国丨深耕“村字号” 弘扬文明乡风

来源:红网 作者:唐代远 编辑:姜媚 2025-10-30 09:41:18
时刻新闻
—分享—

贵州“村超”现场。(图/新华社)

□唐代远

既有寓教于乐的村讲、村阅,也有强身健体的村超、村跑,还有以文艺体验为中心的村庆、村歌、村画,以休闲体验为核心的村棋、村钓、村厨,突出乡土文化展示、农产品展销的村展、村播……神州大地上,“村字号”文体活动蓬勃开展。10月29日,中国文明乡风大会上发布的首份《全国“村字号”文体活动情况报告》显示,2024年全国农村累计举办各类文体活动超过220万场。如今,“村字号”已不再是简单的地域标签,而是激活乡村经济“一池春水”、凝聚乡村精气神的核心IP。

“村字号”IP的出圈,始于对乡土特色的精准挖掘。不同于千篇一律的商业IP,“村字号”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不可复制的乡村基因。比如,陕西岚皋县立足全国第二富硒资源带禀赋,结合本地区篮球文化积淀,将硒茶、硒米等农产品种植与巴山唢呐、大道锣鼓等民俗文化融入“村BA”赛事,打造“赛事+文化+特产”的IP矩阵。第三届岚皋“村BA”实现全网话题曝光量突破58亿次的传播效应,让“土味”转化为独树一帜的“乡土特色”,让小众乡村IP走向全国大众视野。

“村字号”IP的深层价值,在于对乡村精神力量的凝聚。乡村全面振兴不仅是物质层面的富裕,更是精神层面的丰盈。欣赏一场活力满满的村BA、村超,观看一出绚烂多彩的村歌、村晚,品味一份香飘四溢的村厨、村咖……“村BA”“村晚”“农事趣味赛”等“村字号”文体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唤醒了乡村的文化活力与集体认同感。不管是贵州黔东南的“村晚”上,村民自编自演的民族歌舞展现乡土风情;还是山东寿光的农事大赛里,种植能手们比拼农技、交流经验,在这些活动中,村民既是参与者也是组织者,形成“上下同心、全民发力”的良好氛围。这种由“村字号”IP催生的精神共鸣,在润物无声中弘扬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当然,“村字号”IP的深耕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仍是各地党委、政府尤其是党员干部需要破解的课题。从实践经验来看,既要坚守“百姓舞台”的初心,避免盲目商业化、同质化,让“村字号”IP始终保持乡土本色;也要借助数字化赋能品质提升,如开发赛事预约小程序、搭建农产品线上展销平台等,以技术手段拓宽IP传播与产业变现渠道。此外,建立“村字号”IP培育机制、加强乡村人才培养,让村民成为IP的传承者与创新者,也是实现长效发展的关键。

乡村全面振兴的蓝图,需要一个个具体而微的实践去描绘。“村字号”IP,正是这样充满活力的实践载体。它从乡村土壤中生长,带着乡土的温度与力量,既激活了经济潜能,又凝聚了精神力量。随着对“村字号”的持续深耕,更多乡村将在乡村全面振兴的道路上走出特色、走出活力、走出希望。

(好评中国系列评论栏目由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专项基金资助支持)

来源:红网

作者:唐代远

编辑:姜媚

本文为理论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theory.rednet.cn/content/646954/74/15391079.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理论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