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青年说之五
大家好,我是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谢美慧。
回望历史,“突击”的身影总在民族危难之际挺身而出,于绝境中托举希望。在抗日战争最困难的相持阶段,日军的“三光”政策与经济封锁像一张大网,把华北抗日根据地裹得密不透风,连最后一丝喘息的缝隙都快要消失。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北岳区青年们,却没有让绝望压垮脊梁。扛上锄头去垦荒,拿起针线缝军衣,攥紧枪杆冲前线,他们用汗水浇灌生机,用热血抵御侵略,在绝境中硬生生凿出一条“生路”,让星星之火在锄头与枪支的交响里,烧得更旺。
而今天,“突击”换了战场,变了模样,却依旧滚烫。新时代青年正以坚韧为矛、执着为盾,向着民生痛点、发展难点发起攻坚。那份“为人民冲锋”的赤诚,与八十年前的“突击”热血一脉相承,在新的时代浪潮里继续奔涌向前。
从历史深处走来的“突击”,从来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危难面前的担当,是绝境中辟路的勇气。它像一束光,总能在最黑暗的时刻刺破阴霾,指引着一代又一代人,在民族需要的地方,用热血与汗水续写新的传奇。
相关链接:
来源:红网
作者:王小杨 张广蓉 陈晓丹 易珂 谢美慧 谭文平
编辑:唐盈
本文为理论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theory.rednet.cn/content/646943/97/15259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