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好评中国丨烽火记忆照前路 抗战精神励新程

来源:红网 作者:罗惠敏 编辑:李意一 2025-09-02 17:43:57
时刻新闻
—分享—

□罗惠敏

9月1日晚,由中央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教育部联合主办的2025年《开学第一课》如期播出。节目综合运用数字化场景再现、沉浸式讲述、实景课堂等创新形式,生动呈现抗战历史,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一面面战旗、一封封家书、一段段讲述,勾勒出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辉煌的壮阔历程。在节目中,“平型关大战突击连”“白刃格斗英雄连”“刘老庄连”三支英雄连队战旗首次同台亮相,其代表生动讲述了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著名战役中不畏强敌、血战到底的英雄事迹。从杨靖宇、左权两位同龄英雄的生命轨迹,以及左权十岁时胸怀家国、立志救国的珍贵文物中,我们深切感受到信仰的磅礴力量。党员干部学习抗战精神,就是要体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坚守“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坚定信念,将这种精神融入理想信念塑造全过程。可通过沉浸式红色研学、专题党课等形式,不断筑牢政治忠诚,自觉成为“两个确立”的坚决拥护者和“两个维护”的坚定践行者。

抗战胜利离不开人民群众,从工人加班加点生产军火,到农民节衣缩食支援前线,从青年学子投笔从戎,到知识分子以笔为枪唤醒民众,节目生动再现了烽火岁月中全民抗战的动人图景。弘扬抗战精神,就要求党员干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主动深入基层、走进群众,倾听民声、回应关切。要聚焦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将抗战时期“军爱民、民拥军”的鱼水情谊,转化为新时代“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实际行动,以“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把政策落到实处,把好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抗战时期的奋斗,是为挽救民族危亡;新时代的奋斗,则是为实现民族复兴。节目通过AR技术,带领同学们“走进”了黄崖洞兵工厂,体会当年工人们以头盔为砧、以钢轨为材的艰苦卓绝。在成飞航空主题教育基地设置的实景课堂上,歼-10飞机现场副总指挥薛炽寿与首飞试飞员雷强讲述了歼-10从论证到首飞成功的攻坚历程。这种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在今天应对世界百年大变局时更显珍贵。党员干部须发扬这种精神,主动赴重大任务一线、艰苦复杂地区、关键吃劲岗位磨砺自身,在破解难题、应对挑战中增长才干。要坚决摒弃“躺平”“佛系”思想,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努力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实绩。

最好的铭记是传承,最好的传承是奋斗。《开学第一课》既是对青少年的价值引领,也是对党员干部的深刻教育。我们要将抗战精神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在新征程上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精彩答卷。

(好评中国系列评论栏目由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专项基金资助支持)

来源:红网

作者:罗惠敏

编辑:李意一

本文为理论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theory.rednet.cn/content/646943/94/15248046.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理论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