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青年说之六
秋阳映窗,2015年,九十多岁高龄黄埔老兵朱纯,在复旦大学的课堂上唱起一曲《满江红》:“莫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那一刻,历史不再只是课本上的年号,而是一条流动的长河,带着血与火的温度,流进每一个听者的心里。
这条精神的长河,源远流长。岳飞曾说过:“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孙中山在日本写下“岳飞魂”,更是将这种忠义化作革命的力量。黄埔军校的训词——“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将这种气节注入了青年的血脉。抗战时期,老兵饶平如在湘西命悬一线之时,却坦然写下:“死得其所。”多年后他又说出那句:“小爱是家,大爱是国。”
历史的长河奔流到今天,这份精神依旧源远流长。面对复杂的世界格局与舆论操控,传承历史,就像握紧一把罗盘,我们知道自己从哪里来,也知道自己该往何处去。
新媒体让史料开口说话,短视频、跨国共祭,把记忆延展成共享的场域。来到新时代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将这种精神融入我们日常的生活中。将那份“不惜死”的勇气,化为科研探索的韧性、社会服务的热度、解决民生问题的行动力。
历史不会沉睡,它始终像一条激流,在现实的河床下流淌。《满江红》的歌声散入风里,那条从宋时流淌至今的河,流过环翠楼的墨迹,流过枪林弹雨,也流向新时代的美好的今天。
相关链接:
来源:红网
作者:王小杨 陈晓丹 唐盈 文宇苗 谭文平
编辑:张广蓉
本文为理论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theory.rednet.cn/content/646943/91/152666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