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安葬”系列现场评之二
□姜媚
9月12日上午,空军运-20降落在辽宁沈阳桃仙国际机场,远处停靠的是民航客机。
这是一条走了70多年的回家路!
这是一场跨越时空的重逢和同框!
9月12日的沈阳桃仙国际机场,天气晴朗。
第十二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迎回仪式在这里举行。现场十分肃静,但思念的回响震耳欲聋。
历史与当下的同框,成为最直观的国防教育现场。在迎回仪式上,运-20军机与护航战机的轰鸣声中,不远处,民航客机正安静地停靠在登机口。阳光照耀,军机、战机与客机,在同一片天空,风掠过停机坪,带着往昔冰天雪地的热血,盘旋在这太平盛世的朗朗晴空。
念!念!念!念!亲友的思念、战友的挂念、祖国的惦念、人民的纪念。归途漫漫,但同框的这一刻,所有的等待都有了答案。
蒋利君 摄
沈阳浑河桥附近的户外大屏,有一张老兵敬礼的图片格外醒目。照片上的老兵叫李维波,这是他连续十二年来现场迎回自己的“老战友”。
从山西、从江苏、从湖南……很多志愿军老战士们千里迢迢来到沈阳,迎回自己的老战友。他们中的多数,已年逾九十。
有些约定,跨越时空;有些灯火,永不熄灭。
每一次迎回仪式,也是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
在迎回仪式现场,在婉转的《思念曲》中,看着装殓有志愿军烈士遗骸的棺椁被礼兵仔细护送上军车,现场的志愿军老战士泪流不止,很多年轻的战士们、稚气的青少年学生们也都红了眼眶。
迎回仪式结束后,澳门濠江中学高二学生江佳磊和都宗阳告诉记者,这次来参加志愿军烈士遗骸迎回仪式,他和同学们对学校里老师讲述的抗美援朝历史有了更深理解。
祖国的历史、现在和未来在同一片天空,这是一种希望的传承。
这样的同框,正是对“祖国没有忘记!人民没有忘记!历史没有忘记!”的呼应。
来源:红网
作者:姜媚
编辑:张广蓉
本文为理论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theory.rednet.cn/content/646943/56/15277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