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好评中国丨“人工智能+”,早把便利融入你我生活

来源:红网 作者:段智伟 编辑:陈晓丹 2025-09-03 10:15:34
时刻新闻
—分享—

未确认 169673.jpg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的“悟空”带电作业机器人。新华社记者 陈浩明 摄

□段智伟

深圳街头,当外国乘客用英语说出目的地,中国出租车司机能马上听到实时翻译的中文。这一幕正发生在深圳近6000辆配备AI智能翻译设备的出租车上。如今,人工智能不再是抽象的技术概念,它已然融入了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深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与工作方式,为人类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捷与变革。

人工智能带来的便捷是全方位、多层次的。在日常生活中,各大网络平台不止于“推送商品”,开始深度挖掘用户潜在需求。如电商平台依据用户历史浏览记录,结合季节变化、地域消费特征、社交热点等多维度数据进行分析,当某地区进入雨季,系统会向当地用户主动推送防潮垫、除湿袋等商品,这种“预判式推荐”,将消费决策的“被动搜索”转化为“主动匹配”;而音乐、影视平台推荐的个性化歌单、影片,更能契合当下心情与喜好,让人们的休闲时光更加惬意;全屋智能家具更是“随叫随到”,灯光、窗帘、家电不再需要找开关、按遥控器,动动嘴就能让双手被彻底解放;智能驾驶汽车从“人开车”到“车助人”,通过“感知+预警+干预”,在危险发生前就“踩刹车”,同时通过语音、手势甚至“读懂表情”来交互,让操作更安全、更贴合需求;人工智能辅助诊断不再局限于“医生分析影像”,而是延伸到日常健康监测与风险预警;智能手表搭载的AI健康监测系统,可实时采集用户的心率、血氧、睡眠质量等数据,主动向用户推送健康预警,让健康管理从“事后治疗”转向“事前预防”。人工智能的普及和应用,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更加便利和舒适。

人工智能更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物流公司的智能仓储中心,借助AI需求预测系统,可结合历史销售数据、节假日消费趋势、甚至天气变化等因素,提前15-30天预测不同地区、不同商品的需求总量,避免了传统供应链“缺货”或“库存积压”的问题,让供应链从“被动响应订单”变为“主动引导生产”;跨境电商发展,用语言翻译软件打破沟通障碍,智能物流系统实时跟踪包裹,提高贸易效率;AI分析市场数据,为企业提供全球商机,助其开拓海外市场,成功将“中国制造”精准对接海外消费需求。人工智能助力企业从“商品出海”向“品牌出海”升级,夯实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展望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人工智能发展也将面临新的挑战。其中,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至关重要,AI需要依赖大量数据库的支撑,如何确保数据不被泄露、滥用,是面临的首要问题;“技术性失业”风险也不容忽视,部分重复性、规律性工作岗位可能被机器替代。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应积极制定政策、完善法规,引导人工智能朝着积极健康的方面发展。

当“人工智能+”的浪潮持续向前,机遇与挑战始终相伴而行。我们应以理性的思维享受它带来的便捷与高效,用积极的行动应对挑战,让每一次创新都朝着“服务人类、点亮生活”的方向迈进,使人工智能真正成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强大助力。

(好评中国系列评论栏目由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专项基金资助支持)

来源:红网

作者:段智伟

编辑:陈晓丹

本文为理论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theory.rednet.cn/content/646943/95/15251023.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理论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