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慧
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在建设体育强国的征程中,湖南正以其独特的优势和不懈地努力,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为体育强国建设注入强大动力。
从竞技体育层面来看,湖南堪称“体育湘军”的典范。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上,湖南派出15名运动员参赛,勇夺4金5银3铜,夺牌率高达80%,居全国首位,成绩居全国第七位、中西部地区首位,创下近6届奥运会参赛最佳战绩。这一傲人成绩的背后,是湖南对竞技体育优势项目集群建设的长期坚持,举重、体操、羽毛球等项目成为湖南在国际赛场上的闪亮名片。同时,湖南积极挖掘传统优势项目潜力,拓展新兴和潜优势项目,不断完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机制,为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这种对竞技体育的高度重视和科学布局,不仅为湖南赢得了荣誉,更在全国范围内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激励着更多地区提升竞技体育水平,为国家在国际体育舞台上争金夺银。
群众体育方面,湖南同样亮点频现。继贵州“村超”后,湖南“湘超”强势上线,成为全民参与体育的又一生动实践。“湘超”的热度,是民间体育热情与城市发展共识同频共振的结果。它起于草根,聚于同心,将足球运动拉回市井生活,让“人人可参与”的体育初心落地生根。“湘超”以赛为媒,激活了城市的多维潜能,不仅是传递湖湘文化、彰显城市魅力的活动载体,更是拉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以“体育+”思维推动了体育与文旅的深度融合。此外,赛事注重全龄友好,赛场周边增设适老适幼设施,让体育成为连接家庭、凝聚社会的纽带,真正实现了“体育为民”。“湘超”的成功,为湖南群众体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让体育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使全民健身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为体育强国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体育产业是湖南体育事业发展的又一重要增长点。近年来,湖南体育产业坚持融合发展,以壮大规模、提高总量、丰富供给、完善市场为驱动,逐步形成了以体育本体产业为主、多业并举的发展格局。随着湖南对体育产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体育与旅游、文化、教育等产业的融合日益深入,涌现出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体育品牌和企业。洞口昌冠隆体育用球、隆回三百体育高尔夫球用品、绥宁丰源体育运动滑板等一批企业,在前几年就已实现国内行业领先。体育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为湖南经济增长注入了新动力,也为体育强国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产业支撑,促进了体育事业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湖南在体育强国建设的道路上前景广阔。2029年第十六届全运会将在湖南长沙举办,这是对湖南体育事业的一次重大检验,也是湖南进一步提升体育综合实力的重要机遇。湖南应以此为契机,持续加大对体育事业的投入,加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体育公共服务水平,推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等各领域的全面协调发展。
湖南在体育强国建设中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和潜力。相信在未来,湖南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创新发展,为体育强国建设贡献更多的湖南智慧和湖南力量,让体育成为湖南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一张亮丽名片。
(好评中国系列评论栏目由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专项基金资助支持)
来源:红网
作者:陈小慧
编辑:张广蓉
本文为理论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theory.rednet.cn/content/646942/62/15234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