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好评中国丨“湘超”让赛事流量带来经济增量

来源:红网 作者:谢静 编辑:李意一 2025-08-27 11:19:26
时刻新闻
—分享—

wechat_2025-08-27_095356_858.png

□谢静

2025年湖南省足球联赛(简称“湘超”)开赛在即,万千球迷摩拳擦掌,期待这场热血赛事的到来。但“湘超”链接的不仅仅是一场体育竞技,它既是深化“足球+文化、旅游、美食、休闲娱乐”产业融合的生动实践,更是将赛事流量转化为城市经济增量的强大引擎。

“湘超”为赛事经济带来新的消费增长极。从观赛体验升级来看,当前湖南各市州主场场馆正加速提质改造,更优质的观赛环境不仅能留住本地球迷,更能吸引外地游客专程打卡,而游客的到来,将直接带动周边住宿、餐饮、零售、娱乐等关联消费,形成“观赛+消费”的良性循环。从文化传播维度来看,“湘超”更是推广湖南地域文化的重要窗口。长株潭地区的特色文化本就极具吸引力,如长沙的“网红美食文化”、株洲的“工业记忆文化”、湘潭的“红色精神文化”,都可借助赛事契机打造主题旅游线路,有效促进文旅消费。球迷看完比赛后,可前往铜官窑体验古镇风情、到杜甫江阁感受诗词意境、去韶山重温红色历史,让看球赛与品文化深度融合,既给球迷带来有看点、有亮点的体验,也为文旅消费注入新活力。

随着铁路交通网的互联互通,长株潭“半小时生活圈”加速成型,产业圈、服务圈、生活圈的“三圈”共融,为“湘超”的辐射力提升提供了硬件支撑。而要进一步释放城市文化软实力,关键在于将交通硬件优势转化为人文服务优势。“湘超”球迷专列的推出,正是这一思路的生动落地。加开“湘超”球迷专列,开辟球迷专用通道,不仅是交通惠及民生的重要举措,更让城市人文温度有了看得见、摸得着的载体。外地球迷可通过专列便捷抵达赛场,无需担心交通拥堵;专列上的湖南文化元素展示、志愿者的贴心服务,更能让球迷在路途中就感受到湖南的热情,成为城市印象的“移动名片”。这既让“湘超”突破地域限制,吸引更多跨市球迷参与,也让城市交通因“贴心服务”而“出圈”,提升了湖南城市的整体吸引力。

“湘超”要实现从“短期热度”到“长效价值”的跨越,核心在于将赛事流量转化为产业增量。据悉,赛事组委会推出“票根优享卡”,球迷购票成功后可免费获取该卡,凭卡能享受全城120余家品牌企业的“湘超”专属优惠,覆盖“吃住行游购娱”全场景。这种“观赛即享优惠”的模式,既让球迷感受到“看球赛‘湘’当有味”的幸福感,也直接拉动了全域消费,让“湘超”成为旺产业、稳增长、惠民生的内生驱动力,有效促进办赛兴城、办赛兴业、办赛兴旅。

从全国范围来看,赛事经济的拉动效应已得到充分验证。“村超”的火爆带动贵州黔东南文旅消费飙升,“苏超”单场上座超6万人、撬动江苏全域多场景消费380亿元,“浙BA”也成为浙江群众体育与消费融合的标杆。这些案例证明,赛事经济在扩大内需、提振消费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湘超”而言,接住这波“泼天流量”,关键在于持续激发体育消费需求、拓展消费场景、落地惠民举措,通过“1(赛事)+N(多消费场景)”的拉动效应,让办赛兴业真正成为促消费的“流量入口”,为湖南经济增长注入澎湃动能。

2025年“湘超”开赛在即,让热火朝天的赛场成为城市活力的缩影,让夜市升腾的人间烟火彰显消费的旺盛,让文旅融合的生动画面传递湖南的魅力。当“湘超”与城市发展、产业升级、民生幸福深度绑定,它终将成为湖南一张闪亮的“体育+”名片,在办赛兴业的实践中交出精彩答卷。

(好评中国系列评论栏目由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专项基金资助支持)

来源:红网

作者:谢静

编辑:李意一

本文为理论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theory.rednet.cn/content/646942/61/15230642.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理论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