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锚定“四大法则”,激活湖湘农业动能
2025-11-24 10:39:12 字号:

锚定“四大法则”,激活湖湘农业动能

w700d1q75cms (2).jpg

第二十六届中国中部(湖南)农业博览会上展出的湖湘土特产。

□汤天晓(湖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一场农博会,一段湘农情。3500余家企业参展、28个项目签约、近100亿元招商引资额,第二十六届中国中部(湖南)农业博览会在长沙举行,不光展示优质的农产品,更带来硬核的农业机械。近年来,运用“加减乘除”四大法则,湖南绘制的“三农”画卷正徐徐展开,“建设农业强省”的湖南愿景正逐步变为现实。

相较于盲目堆砌,“精准聚焦”是“加法”的核心,湖南没有把钱和人撒向所有农业领域,而是聚焦“种业安全”这一国家战略,不贪多求全,补足湖南农业短板,把“潜力”变成了“实力”。湖南建成岳麓山实验室,专啃种业“硬骨头”,本土院士+海外专家+高校团队协同攻关,集中力量办大事,低镉水稻从研发到推广仅用几年,远超常规科研周期。资金、人才、政策、平台齐发力,加法的魅力是“1+1>2”,打破壁垒,让创新效率和成果价值都实现了翻倍,“加法”既解当下难,又谋长远利。

“去掉没用的、减少浪费的、剥离添乱的”是“减法”在奏效。“十四五”期间,洞口县努力降低每亩农田灌溉用水量,以前浇水可能“谁想浇就浇、想浇多少就浇多少”,现在县里、乡里、村里都有人管,还定了规矩。“减法”不光减去了水资源浪费、生态隐形负担和管理粗放问题,更加定下了湖南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方案。

“乘法”倍增农业效益。“菜十条”“果十条”政策细分产业、“洞庭香+”系列品牌绿色提优,实现从“卖原粮”到“卖产品”再到“卖品牌”的效益跃升,是产业链的不断延伸。如今,人们越来越追求便利,把“纯米”加工成磨好的“米粉”,精准满足消费者需求,这个过程,无疑在重塑着农业的生产方式,也极大地提升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抗风险能力,产品的附加值大幅增加,同时带动农户更好增收。

“除法”则为湖南农业生态发展除去关键障碍。“守好一抹绿,耕好生态田”,近年来湖南推进废弃物资源化运用。比如永州市江永县养殖场主通过“粪污-有机肥-果园”模式,将从前人人嫌的畜禽粪污改造成了种植资源,湖南这一“痛点”变“亮点”的行动,可谓尽显治理智慧。出台《湖南省秸秆综合利用若干规定》,推动秸秆“变废为宝”,又将田间废料变成增收资源,“除法”一边算好了生态账,让农村环境更宜居,一边又算好了经济账,帮农户和相关主体降低生产成本、增加收益,打通“污染治理”与“资源循环”的双向通道。

“湖广熟,天下足”。通过“科技加法”“投入减法”“效益乘法”“污染除法”极富特色的四大法则,融会贯通系统思维,湖南农业质量、生态效益和农民收入得以显著提升,正迈着“绿色农业”的脚步奋力向前。

来源:红网

作者:汤天晓

编辑:陈晓丹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