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
□夏明炜
一场承载着全球计算产业未来期许的盛会如约而来。2025世界计算大会以“计算万物,湘约未来——智算驱动新质生产力”为主题,于11月20日至21日在长沙搭建起全球智慧交融的平台。这不仅是一次技术成果的集中亮相,更是中国以开放姿态推动全球计算产业协同发展的生动实践。
这场盛会的价值,首先在于以战略引领锚定产业航向。从党的二十大对数字经济的部署,到“人工智能+”行动在各地的深入推进,计算技术早已超越工具属性,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支柱。大会紧扣国家战略脉搏,邀请了徐晓兰等国家产业政策权威专家、诺贝尔奖得主托马斯·萨金特等世界级学术领袖,以及十余位中外院士,剖析国际计算科技趋势、计算宏观政策,探讨先进计算、人工智能、文化与科技融合、量子科技、低碳计算基础设施等领域关键议题,深刻诠释计算技术演进的深层逻辑与未来图景,回应“算力与创新如何同频共振”的时代之问。
技术创新是大会最动人的底色。大会精心设计“1+5+5+1”活动矩阵,1场高规格开幕式暨主题报告会领衔,5场聚焦计算核心前沿的专题活动、5场技术赋能行业的同期活动,再加上1场创新成果展示,全方位覆盖产业热点。全球顶尖智慧的汇聚,更让技术创新有了多元支撑。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十余位中外院士,还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十余所国内顶尖高校的专家学者,围绕先进计算、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前沿议题,展开百余场深度演讲与对话。不同视角的思想碰撞,既带来技术突破的新思路,更让计算产业的创新生态愈发开放包容。
开放协同的生态,将给世界带来新的深刻启示。当前单边主义、技术壁垒在部分领域持续蔓延,2025世界计算大会正以“多元联动、成果共享”的开放模式破局前行。作为大会重要承办方的全球计算联盟,携近300家会员单位深度参与,既带来全球前沿的技术探索经验,也搭建起跨国界、跨领域的协作桥梁。大会不仅与多个国际组织达成战略合作,更通过“开幕式暨主题报告+专题研讨+同期活动”的多层级交流机制,让中外专家围绕“产业趋势引领、全球生态协同、创新技术筑基、价值场景落地”展开深度交流,既分享前沿技术成果,也共商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标准协同等关键议题。这种 “搭平台、聚议题、促联动”的开放形态,打破了技术交流的地域局限与认知壁垒,让全球计算领域的智慧力量在湘江之畔汇聚共鸣。
大会的开放,更体现在长效机制的构建上。推动前沿技术从“一次性展示”变为“常态化落地”,定期举办研讨、产业对接活动,使“世界计算大会”从年度事件升华为“永不落幕”的产业创新促进平台。同时,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湖南国家应用数学中心等十余家专业机构承办专题活动,围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行业智能化发展等方向开展交流研讨。
湘江之畔的计算大会,将续写“全球智慧、协同共赢”的新故事。未来,伴着大会成果的持续转化,随着“永不落幕”的产业创新平台不断发力,将推动全球计算产业在开放合作中驶向更广阔的蓝海,书写更多“计算赋能世界,创新引领未来”的共赢佳话。
(好评中国系列评论栏目由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专项基金资助支持)
来源:红网
作者:夏明炜
编辑:姜媚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theory.rednet.cn/content/646955/64/1544416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