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深入推进医院基层党支部建设
2025-11-26 10:18:09 字号:

深入推进医院基层党支部建设

□陈定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公立医院基层党支部建设是推进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组织保障。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五五”规划建议,将“加快健康中国建设”纳入中国式现代化全局谋划,明确提出坚持人民至上、健康优先发展的战略部署,为新时代医疗卫生事业指明了方向。在此背景下,医院基层党支部作为党的组织体系的“神经末梢”和医院治理的“基石”,其建设质量直接影响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否在医院落地生根,更关乎医院发展的根基稳固与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入实施。新时代医院基层党支部建设需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根本遵循,通过强化政治功能、创新组织体系、完善制度保障、深化党业融合、加强队伍建设,构建科学完备的实践路径,将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医院治理效能与发展动能,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一、强化政治功能建设

基层党组织是政治组织,政治属性是基层党组织最核心、最本质、最深刻的特征。医院基层党组织是政治系统在专业领域中的“转换器”,承担着将党的政治势能转化为治理效能的关键职能。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医院基层党组织有效执行,就是要通过构建完整的理论武装体系、纪律约束机制和政治能力培养路径,确保党组织的政治定位不偏移、政治属性不淡化、政治功能不弱化,为医院治理提供坚强政治引领。深化理论武装体系。构建系统化、常态化的政治理论学习机制,建立分层分类的理论教育体系。完善“第一议题”制度,将党的创新理论纳入支部学习核心内容。创新理论学习形式,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学习平台,推动理论学习深化与实效化。强化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党员干部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医院发展的具体实践。严明政治纪律规矩。构建并完善政治纪律与政治规矩的常态化教育引导与监督约束机制,制定明确的纪律规范和行为准则。夯实党内政治生活制度根基,确保民主集中制原则有效落实。强化政治监督,建立党员干部政治素质档案,开展常态化政治体检。加强对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的政治监督,确保各项决策部署得到不折不扣执行。提升政治领导能力。加强政治能力训练,培养党员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完善重大决策政治把关机制,确保医院改革发展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健全应急处突政治动员机制,提升党支部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的政治领导力。强化政治风险防范意识,建立健全意识形态风险研判和处置机制。

二、创新组织体系建设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强调要“统筹推进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医院基层党支部组织体系的创新,本质上是通过优化组织结构、完善班子配备、严格组织生活,形成既保证政治统一又激发创新活力的组织生态,为党支部功能发挥提供坚实的组织载体。优化组织设置模式。科学规划党支部设置布局,按照业务关联、地域相邻原则优化组织架构。创新党组织设置形式,探索在重点项目、科研团队等建立功能性党支部。完善党组织动态调整机制,确保组织设置与医院发展相适应。建立跨科室、跨领域党组织联动机制,促进资源共享和协同发展。健全班子建设机制。完善党支部书记选拔任用制度,建立科学的资格条件和选拔程序。实施“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打造政治强、业务精的支部领导班子。建立支部委员培训体系,提升履职能力和专业素养。优化班子结构配置,形成年龄、专业、能力互补的合理梯队。严格组织生活制度。规范组织生活程序标准,提升“三会一课”质量实效。创新组织生活形式内容,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健全民主评论党员制度,构建科学化评价指标体系。强化组织生活纪律约束,确保组织生活严肃规范。建立组织生活质量评估机制,推动组织生活常态化、制度化。

三、完善制度保障体系

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医院党支部建设通过构建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有效的激励保障制度和严密的监督管理网络,形成制度赋权、制度赋能、制度赋利的良性循环。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建立科学的党支部工作考核指标体系,综合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评价方式。完善考核方式方法,建立日常考核与定期考核相结合的考评机制。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建立与干部使用、绩效分配紧密衔接的机制。建立考核反馈改进机制,实现以考促建、以评促改。完善激励保障制度。建立党务工作者职业发展通道,完善晋升激励机制。强化经费保障,规范使用管理,确保党支部活动正常开展。夯实硬件基础,配齐必要的场所和设备。建立健全党务工作者荣誉表彰制度,以正向激励激发党务工作者担当作为与创新活力。完善待遇保障体系,提升党务工作者获得感。强化监督管理制度。构建立体化、集成化监督体系,推动党内监督与群众监督贯通协调。完善权力运行监督机制,规范支部议事决策程序。构建风险防控机制,紧盯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施精准监督。健全问责追责制度,确保各项制度规定落实到位。完善信息公开机制,提高支部工作透明度。

四、深化党业融合机制

实现党建与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是以高质量基层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与根本路径。这种融合不是简单的物理叠加,而是通过载体创新、机制优化和成效评估,实现党建工作与医疗服务、科研创新、人才培养等业务的化学融合,形成目标同向、部署同步、工作同力的良性发展格局,最终转化为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创新融合发展载体。打造特色党建品牌,推动党建与业务同频共振、相融互促。搭建多元融合平台,促进党建工作与医疗服务、教学科研等有机结合。创新活动载体形式,建立健全精准高效的活动机制。建立典型培育机制,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完善协同推进机制。建立健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的工作机制。完善决策参与机制,确保党支部在重大事项决策中发挥作用。构建资源共享机制,实现党建资源与业务资源优化配置。优化成效评估体系。建立党业融合评价标准,科学评估融合深度和实效。完善考核导向机制,将融合发展成效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及时优化融合路径和方法。强化结果运用,推动融合发展持续深化。

五、加强党员队伍建设

党员是党组织的细胞和活动主体。通过构建全方位的教育培养体系、全过程的监督管理机制和全岗位的作用发挥平台,能够有效提升党员队伍的战斗力,实现党员个体成长与组织发展的同频共振,从而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完善教育培养体系。构建系统化党员教育培训体系,提升党员综合素质。优化教育方法与途径,提升教育的针对性和感染力。强化实践锻炼,通过岗位练兵、技能竞赛等方式提升专业能力。建立终身学习机制,促进党员持续成长发展。健全管理监督机制。完善党员管理制度,规范党员组织关系管理。强化日常监督管理,建立党员表现定期分析机制。创新管理模式,以数字化赋能管理效能提升。健全民主监督机制,发挥党员主体监督作用。优化作用发挥平台。设立党员先锋岗、责任区等实践平台,凝聚先锋力量,展现先锋作为。建立志愿服务机制,组织党员参与社会服务和公益活动。完善建言献策渠道,激发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积极性。搭建成长成才平台,促进党员职业发展与组织需要相统一。

医院基层党支部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政治引领、组织优化、制度保障、业务融合、队伍建设等多个维度协同推进。通过构建科学完备的理论体系和实践路径,不断提升基层党支部建设质量,为实现医院高质量发展、推进健康中国、健康湖南建设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来源:红网

作者:陈定

编辑:张广蓉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