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观潮的螃蟹丨愿景中国,在历史与复兴的交汇点
2025-10-01 14:05:47 字号:

□陈晓丹

寸心寄华夏,岁月赠山河。

当十月的第一缕曙光,照耀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新中国迎来76周年华诞。

图片

▲五星红旗迎风招展。(图源:央视新闻)

2025年国庆来得格外深沉和热烈。

无数人唱着《我爱你,中国》,用泪水和赤诚表达热爱。是的,爱国无需理由,更不预设条件,它是一种本能,更是一种信仰。

2025年是个特殊的年份。

从历史看,是抗战胜利80周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

从现实看,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还有九三阅兵、第十二个烈士纪念日……

“多重叠加”的叙事,在历史回望与未来展望中交汇,让这个国庆不止于一场庆典,更是唤醒民族记忆的仪式、展现未来发展的宣言、凝聚身份认同的场域。时空飞纵,那是青春中国腾飞的身影。

图片

▲10月1日清晨,来自全国各地的12.1万人汇聚在天安门广场,观看隆重的升国旗仪式。(图源:北京日报)

抗战胜利80周年,构建了历史叙事的新方式。

一个国家如何对待自己的历史,决定它能走多远;一个民族不遗忘历史教训,决定它不会再次摔倒。

面对日本右翼势力大放厥词、国际社会的片面认识,中国突破以往历史叙事,从“被动回应历史争议”到“主动建构记忆体系”。

无论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还是《南京照相馆》《731》揭开血泪历史把日本侵略者钉上耻辱柱;无论是宏大史诗,还是微观共情,主动叙事重铸了记忆锚点,唤醒民族记忆,让“十四年抗战”从史料变成情感共鸣,凝聚起全民族共同的历史观、价值观,从此不畏浮云遮望眼,寸寸丹心为家国。

九三阅兵则是中国维护和平力量迭代升级的宣言书。

当东风-5C洲际导弹缓缓驶过天安门广场,“国之重器”的首次亮相让无数军迷热血沸腾。现场十六字道出其战略价值:全时戒备、有效威慑、以武止戈、砥定乾坤。

图片

▲九三阅兵上的东风-5C洲际导弹。(图源:央视网)

可以说,九三阅兵宣示了中国战力的迭代升级。从1945年到2025年,抗日战争“小米加步枪”、抗美援朝“以单衣土豆对抗钢铁洪流”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但“以武止戈”昭示的更大意义,在于以强大军事制衡国际不确定因素,为国家长远发展赢得空间。

九三阅兵也是直抵人心的全民国防教育课,“科技兴军”的硬核实力让国防成为一种“看得见的力量”。当然,它更是国家实力的国际公开课,中国军力的和平崛起,让国际主流媒体都意识到,“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重要时刻已经到来”。

战争与和平的追问,让烈士纪念日的意义凸显。

今年国庆节的前一天,是我国第十二个烈士纪念日。

一撇一捺皆是脊梁,一丝一念皆是怀念。当我们以国家祭奠的形式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就是要永远记住他们的牺牲、他们的精神,也让他们看到万家灯火的盛世中国,一如他们当年所愿。

图片

▲9月30日,湖南省暨长沙市烈士纪念日向英雄烈士敬献花篮仪式在湖南烈士公园举行。(图源:湖南省政府网站)

我们也更应看到,缅怀要以行动接续。正如东北抗联英烈 “只要打不死,那就打不散”的精神,可转化为当代科研攻关、基层治理中的坚强力量;陈树湘“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则鼓励我们铁血担当、敢于斗争,不断打开事业新局面。

特别是,在改革进入深水区的历史关头,我们唯有身体力行争当时代英雄,才能真正解锁烈士精神跨越时代的不朽价值。

在“十四五”收官、“十五五”谋篇的时刻,所有历史都将与时代接轨,擘画出一条有历史连贯性的复兴链条。

当我们以十年为断代看近40年发展,可以清晰看到其间的复兴节奏。

1985年《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颁布,对中国农村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1995年国民经济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2005年“非公经济36条”成为民营经济发展里程碑式的“定心丸”和“加速器”;

2015年“一带一路”倡议的“路线图”发布,沿线国家热烈响应;

图片

▲怀化国际陆港。

2025年“十四五”规划收官、“十五五”谋划,中国站在一个承前启后的新起点。

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今日行走中华大地,未来之光已经铺开。

于山水间落针,向开放前沿走线,在创新高地成图,神州大地到处是产业成链的图景。

在风吹草低里,在大漠孤烟中,沙漠光伏、绿色算力、塞上绿电创造“新蓝海”,数据奔流续写着今古传奇。

从黄浦江到湘江,当智能热浪在天南地北沸腾,AI定制工厂让中国基础大模型和行业大模型出海成为可能。

在历史与复兴的交汇点,我们分明看到愿景中国的光芒。那是山河静美、长风浩荡,那是人和物丰、国富民强。

文末gif.gif

来源:红网

作者:陈晓丹

编辑:罗倩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