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在洪江古商城体验“又见小城故事”沉浸式演出。
——第五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系列评论之四
□粟春雷
走在怀化街头,一种前所未有的活力扑面而来。万达广场人声鼎沸;新落成的怀化大剧院灯火辉煌;图书馆内座无虚席;博物馆里精彩展览引人驻足。如今的怀化,既有日新月异的城市面貌,更有温暖人心的服务品质;既有厚重的文化底蕴,更有创新的营销思维。这种“内外兼修”的发展路径,正在让“福地怀化 懂你如家”的文旅品牌越发闪亮。
新地标扎堆亮相,城市品位全面提升。乘着第五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以下简称“旅发大会”)的东风,怀化迎来了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的集中亮相。气势恢宏的怀化大剧院原生态田野生活戏剧《拥你入怀》正在筹备最后的亮相工作;新图书馆成为备受青睐的公共文化空间;博物馆正生动讲述着怀化的历史故事。特别是天问岛项目,这座以屈原《天问》为主题的文化旅游岛,将诗歌文化与自然景观完美融合,成为五溪大地上一颗璀璨明珠。而东盟集的开设,更是怀化打通国际通道的创新之举,让这座内陆城市与东南亚国家紧密相连,异域风情商品和文化体验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打卡”。
从“过境地”到“目的地”,城市转型步伐坚定。怀化素有“滇黔门户、全楚咽喉”之称,是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过去,人们总是匆匆而过,很少为此停留。为全力打好旅游“发展仗”,全面激活文旅产业新动能,引进温德姆、皇冠假日、华住集团等一批世界知名酒店品牌,签约文旅项目61个、总投资153.8亿元;新增规上文旅企业18家,规上企业营收增速排全省前列。第三届市旅发大会聚焦“世界稻都”文旅IP,建成安江农校杂交水稻纪念园等50个重点项目。怀化正在实现从“交通枢纽”到“旅游枢纽”的转型。
新地标不仅要建得好,更要“活”得好。如何避免“开业时轰轰烈烈,运营后冷冷清清”?关键在于持续创新业态、提升服务体验、深耕文化叙事,真正讲好怀化故事。比如,怀化大剧院不能只是“硬件一流”,更要节目单“诚意满满”;东盟集不能只是卖特产,更要成为文化交流的“会客厅”;天问岛不能只是风景好看,更要文化体验“有内涵”。唯有让这些地标持续产出高质量的内容和服务,城市的“热度”才能转化为发展的“恒温”。
相信随着这些文化新地标的持续运营和不断完善,怀化将从“网红”走向“长红”,从“流量”迈向“留量”,真正成为人人向往的诗和远方。
(好评中国系列评论栏目由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专项基金资助支持)
来源:红网
作者:粟春雷
编辑:姜媚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theory.rednet.cn/content/646943/52/15292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