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开林(湖南省怀化市库区移民事务中心党组书记、主任)
加强水库移民直补人口动态管理,是保障移民权益、落实移民政策、促进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怀化市坚持“精准识别、动态调整、规范管理、服务民生”的原则,把直补人口动态管理作为一件大事抓在手上,高位推动强保障,严格核查提质效,标本兼治促长效,有力提升了政策执行效能,保障了移民群众的合法权益。2025年8月上旬,国家审计署大数据反馈湖南省怀化市违规领取直补资金需追缴495人,至9月中旬已全部追缴到位,追缴率100%,名列湖南省第一。
一、坚持高位推动,形成工作合力
移民直补资金的精准发放,是人口动态管理的重中之重,涉及的群体特殊,工作面广线长,责任重大。
一是强化思想认识。直补资金是保障移民权益的重要政策性资金,必须及时足额发放。任何违规发放、违规领取直补资金的行为,都是对移民利益的严重侵害。国家审计署大数据反馈问题名单下发后,怀化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明确要求“市、县移民机构要会同纪委监委等有关部门一查到底,务必全部清退、追缴到位”。怀化市库区移民事务中心立即召开专题会议,精心部署,迅速行动,强力推进,明确清零目标,确保思想统一,行动一致。
二是强化组织领导。怀化市各县市区建立了以分管副县长为召集人,纪委监委、编办、财政、公安、卫健、人社、民政、司法、武装部、移民管理机构等部门负责人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每半年召开一次专题联席会议,通报情况、共享信息、研判难点,形成了部门联动、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怀化市、县政府分管领导亲力亲为,高频调度,现场办公,为推动直补资金清退、追缴工作提供了坚实保障。
三是强化责任落实。市、县库区移民事务中心均成立了以主要领导挂帅的工作专班,明确各级职责和任务分工,形成了“市级统筹、县级落实、乡镇执行、村级参与”的四级联动机制。市库区移民事务中心多次召开移民直补人口核查、核减工作推进会,开展业务培训,详细解读上级主管部门关于做好大中型水库移民直补人口动态管理工作的文件要求,防止走样变形,确保政策把握精准无误。同时,将违规领取直补资金清退、追缴工作,纳入年度综合绩效考核,奖优惩劣。
二、坚持动态管理,严格核查核减
运用“大数据+铁脚板”的工作方式,精准掌握违规领取补贴人员信息,为直补资金清退、追缴提供详实的依据,取得了智能预警、实时纠错的效果。
一是叠加比对数据。以移民村为单位,组织基层干部逐户上门开展移民人口信息核查、签字确认工作,确保“七类”人员核减到位。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从严审核直补人口信息,通过派出所、司法所、人武部、卫生院的数据比对,确保户籍迁出、死亡、服刑人员、晋升为军官或二级上士等人员全部核减到位。县市区移民管理机构协同多部门运用大数据叠加比对,全方位核查问题线索。通过比对同级公安局人口户籍系统、妇幼保健院死亡证明系统、民政局火化证明系统,查实移民户籍状态及身份信息;通过比对同级纪委监委大数据中心公职人员信息系统、编办实名制系统、人社局智慧人社系统、财政局财务系统等数据,查实移民身份发生变化、参加工作信息;同时协调审计部门全面比对移民数据信息,确保数据准确。根据数据比对结果,县市区移民管理机构及时更新直补人口信息,确保基础数据与移民村移民实际情况完全一致,于每年3月31日前通过湖南移民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备案,确保移民直补资金及时、准确发放。
二是实行动态化台账管理。建立追缴对象台账,实行滚动销号,对确认的违规领取对象和金额,明确责任人员、追缴时限、工作措施,实时更新追缴进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目标准。严格规范移民人口核减程序,由移民村落实公示制度,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公示7天且无异议后,逐级上报所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市区移民管理机构审核,按照“谁审核、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确保公平公正。
三是开展“地毯式”线索核查。实行“一人一档”“一案一策”“分类处理”,按政策清退、收缴,不枉不纵,组织专人逐项进行核实,将比对出的疑点、难点数据,通过电话联系、上门走访、查阅档案、发函求证等方式,全面查清资金错发的原因、时间、金额,确保每一笔待追缴资金事实清楚、依据充分、定性准确,为问题清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于县外、市外违规领取直补人员,通过向当事人单位及本人发函,宣传移民政策,敦促其主动清退多领的直补资金。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核销率100%。
三、坚持标本兼治,着眼常态长效
在移民直补资金清退、追缴工作中,立足长效,采取边查、边改、边建的方式,举一反三,建章立制,确保“监管严”“底子清”“数据准”。
一是抓实源头预防。我们始终将违规领取直补资金作为重大廉政风险点来抓,坚持问题导向,对直补人口动态调整、资金发放审核等环节存在的问题进行“回头看”,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直补人口动态管理工作的通知》,健全完善移民人口审核机制,提升数据共享水平,从源头上减少错发、漏发、重发现象。在严格执行核减政策的同时,注重政策衔接和人文关怀。对于因核减可能生活困难的移民家庭,符合其他社会救助条件的,积极协助其申请低保、临时救助等,确保基本生活不受影响。关注移民长远发展,将后期扶持资金更多用于项目扶持,改善库区和安置区生产生活条件,拓宽移民就业增收渠道,从根本上增强移民群体的内生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二是抓实日常监管。为堵塞漏洞,将过去以户为单位发放直补资金,改为以移民人口为单位,用“一卡通”的方式,逐人发放直补资金,有效防范了“人走户不变,直补资金照领不误”的现象发生。基层移民工作者坚持“开门办公”,勤上门,勤检查,做实做细日常监督,以务实的作风和铁的纪律守护移民群众“钱袋子”,确保直补资金始终在“阳光”下发放。同时加强与公安、审计、纪委监委沟通协作,畅通问题线索移交渠道,深挖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坚决维护移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三是抓实警示教育。坚持正面宣传与警示教育相结合,运用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党的移民政策。同时,将清退、追缴工作中的典型案例作为警示教材,坚持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不断压实责任,防患于未然。进一步严明纪律要求,在移民人口动态管理和直补资金发放过程中,对移民人口信息核查不仔细、不准确导致直补资金发放错误的,对截留、挤占、挪用直补资金情节严重或造成严重后果的,移送审计、纪委监委处理。
来源:红网
作者:向开林
编辑:陈晓丹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theory.rednet.cn/content/646943/51/15289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