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芷江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
——第五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系列评论之二
□张安
当第五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的帷幕在怀化拉开,这座镶嵌在湘西南的“山水之城”与“文化之都”,正以全新的姿态迎接八方宾朋。旅发大会不仅是展示城市魅力的盛会,更是推动城市能级跃升、激活文旅内生动力、惠及民生福祉的战略契机,为地方文旅高质量发展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
旅发大会是城市功能与形象蝶变的“加速器”。一场高规格的旅发大会,既是对城市综合实力的“大考”,更是推动基础设施升级的“催化剂”。本届大会,怀化聚焦“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对交通路网、景区配套、城市风貌进行系统性提升:沪昆高铁怀化南站的服务功能进一步优化,让游客“快进慢游”更便捷;芷江受降纪念坊、黔阳古城等核心景区的智慧旅游系统全面升级,扫码导览、线上预约等服务提升了游览体验;城区主干道的绿化美化、特色文旅标识的增设,让城市处处彰显“五溪文化”韵味。这种“办会兴城”的逻辑,不仅让怀化的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更提升了城市的承载能力与服务水平,为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旅发大会是文旅资源从分散到聚合的“黏合剂”。怀化的文旅资源禀赋得天独厚,既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地”的红色记忆,也有“侗族大歌”“通道转兵”的文化与历史印记,更有万佛山、沅江画廊的生态之美。但长期以来,这些资源如同散落在湘西南的“珍珠”,未能形成联动效应。旅发大会的召开,推动怀化打破区域与业态壁垒,将红色研学、非遗体验、生态观光等资源整合打包,推出“红色文化研学之旅”“苗侗风情体验之旅”“山水生态康养之旅”等特色线路。例如,游客可先在芷江受降纪念坊感悟家国情怀,再前往通道皇都侗文化村聆听侗族大歌,最后沿沅江乘船欣赏两岸风光,实现“一次旅行,多重体验”。这种资源聚合效应,让怀化文旅从“单点闪光”走向“全域璀璨”。
旅发大会是“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引擎”。文旅产业的生命力在于融合,旅发大会的举办将打开“文旅+”的无限可能,推动文旅与农业、工业、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催生新业态、新模式。如在怀化全域范围内,会同县“文旅+农业”让生态茶园变成网红打卡地,游客可亲手采茶、制茶,体验茶文化的同时带动茶叶销量;洪江市“文旅+工业”让传统陶瓷作坊升级为研学基地,游客可参与陶瓷制作,感受非遗技艺的魅力;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文旅+康养”依托森林资源打造康养民宿,吸引都市人前来休闲度假。产业融合不仅延伸了文旅产业链,更创造了更多就业岗位,让文旅发展的红利惠及更多群众,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对于怀化文旅发展而言,旅发大会是一个新起点。这座被山水滋养、被文化浸润的城市,以大会为契机将“流量”转化为“留量”,将“机遇”转化为“优势”。我们相信,通过持续深耕文化内涵、守护生态底色、创新产业模式,怀化这座大美之城定能在文旅融合的浪潮中乘风破浪,成为湖南乃至全国文旅发展的“新标杆”。
(好评中国系列评论栏目由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专项基金资助支持)
来源:红网
作者:张安
编辑:陈晓丹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theory.rednet.cn/content/646943/51/15287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