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好评中国丨科技、政策、市场协同发力,共筑早稻丰收新高地
2025-08-27 17:42:04 字号:

好评中国丨科技、政策、市场协同发力,共筑早稻丰收新高地

444.jpg

□陈松

2025年全国早稻产量达到570.3亿斤,这一数据不仅承载着无数农业工作者的辛勤汗水,更标志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实现意义非凡的跨越。其中,湖南省表现尤为亮眼,实现早稻总产全国第一、单产创历史新高,为全国早稻丰收注入关键力量,也为全省粮食安全筑牢根基、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早稻丰收的背后,是科技、政策、市场三大核心要素的协同发力,共同构建起早稻生产的“稳固三角”。

随着智能化技术向农业领域深度渗透,早稻田正加速向“智慧农场”转型,而湖南在农技落地与品种研发上的成果,成为科技助农的典范。在生产环节,高科技手段已实现规模化应用,无人机精准播撒农药,替代传统人工作业;智能灌溉系统依据土壤湿度数据自动调节水量,避免水资源浪费;田间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肥力、温度、湿度等指标,为生产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在品种创新上,湖南科研团队持续攻关,为早稻装上“超级芯片”。科研人员运用生物技术与现代育种方法,历经多年试验,培育出一批兼具高产、抗病、优质特性的早稻新品种。这些品种既能适应不同土壤与气候条件,又能抵御稻瘟病、纹枯病等常见病虫害,减少农药使用量。同时还优化了米质,口感更软糯、营养更均衡,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大米的需求。

政策是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早稻生产的政策,从种粮补贴到农机购置补贴,从农业保险到最低收购价政策,为农民种粮吃下了“定心丸”。在政策落地中,湖南突出“精准服务”,组织农业专家深入田间地头,针对播种、育秧、病虫害防治等关键环节开展培训,现场解决农民生产难题;农业保险为农民种粮提供了风险保障。在早稻生产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自然灾害、病虫害等各种风险,一旦发生灾害,农民往往会遭受巨大的损失。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将早稻纳入重点保障品类,一旦遭遇洪涝、干旱、病虫害等灾害,农民可获得及时经济补偿,有效降低种粮风险。此外,湖南还加大农田基础设施投入,修建标准化灌溉渠道保障水源供给,改善农田道路方便物资运输与农产品外销,建设高标准农田提升土地质量,为早稻高产稳产夯实硬件基础。

消费需求升级与渠道创新,为早稻产业打开增收空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早稻的消费场景不再局限于传统大米,加工成的米糕、米线、米酒等产品因口感独特、营养丰富,成为市场新宠;湖南借力“湘米出湘”战略与电商平台,让早稻产品走出地域、走向全国乃至全球。在销售渠道上,电商直播、农产品电商平台成为重要助力。湖南部分产区通过直播展示早稻种植、加工全过程,吸引消费者关注,多款早稻加工品成为直播爆款。农民还可通过电商平台直接对接采购商,减少中间环节,提高了销售效率。

2025年全国早稻丰收,尤其是湖南的亮眼表现,印证了科技、政策、市场协同发力的强大成效。展望未来,唯有持续强化科技引领、完善政策支持体系、激活市场活力,才能让早稻生产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道路上行稳致远,推动湖南乃至全国农业高质量发展迈向新台阶。

(好评中国系列评论栏目由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专项基金资助支持)

来源:红网

作者:陈松

编辑:李意一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