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湘宝竹木制品有限公司的竹筷加工车间。
□李帆
近日,全国“万企兴万村”行动中部片区座谈会在衡阳召开。会议指出,民营企业是乡村全面振兴、助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民营企业大有可为。
以湖南一域为例。近年来,湖南民营企业积极响应号召,踊跃投身 “万企兴万村”行动,成为乡村振兴的一支重要力量。“万企兴万村”不仅讲好了民营经济发展的湖南故事,更成为新时代乡村发展的强劲脉动。
立足乡村资源禀赋,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在“万企兴万村”行动中,湖南民营企业充分发挥创新精神,因地制宜,充分激活乡村经济内生动力。如,湖南鑫必达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引入智慧农业技术,瞄准市场需求,结合自身特色,在衡阳县西渡镇梅花村创新推进生态平衡种养,打造稻作公园区、特色生态瓜果采摘区和生态蔬菜种植区,创建生态“梅花米”等品牌,让梅花村流转的耕地实现“耕、种、收”全程机械化,用产业活力托举起梅花村蓬勃生机。
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绿色发展“好典型”。民营企业的参与,为乡村带来先进的管理理念、技术模式和市场信息,成为乡村产业发展的重要引领者。万樟集团的茶陵县严塘镇中华茶祖文化博览园项目作为全国“万企兴万村”行动首批优秀案例,将严塘镇的33万亩荒山、穷山变成现在的绿水青山,成为老百姓的金山银山。他们强化科技创新,深化产业链整合,推动绿色生态农业提质增效,为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繁荣注入新动能,不但解决当地农民就近就业,也带动更多农民不断增收,推动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民营经济与乡村发展的同频共振,绘制出共同富裕的美好图景。近年来,湖南在“万企兴万村”行动中,组织引导民营企业参与实施兴村项目,投资总额不断增长,不但有龙头企业牵头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也有小微企业精准对接乡村特色需求。在泸溪县,企业针对农村劳动力“走不出去”的困境,将生产链条向乡镇延伸,开设车间,开发易操作工序,让50岁以上中老年人、轻度残障人员也能上岗。公司统一配送原料、回收产品,真正实现“务农、顾家、挣钱三不误”,帮助留守群体实现就业增收。
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是党中央立足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实际、着眼民营企业特色优势作出的重要决策,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组成部分。从湖南的实践来看,这一行动不仅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也为民营经济发展开辟了新赛道,促进了双向发展,也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期待更多民营企业做好“土特产”文章,不断提升乡村产业振兴质效,为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好评中国系列评论栏目由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专项基金资助支持)
来源:红网
作者:李帆
编辑:陈晓丹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theory.rednet.cn/content/646942/60/15228075.html